您的位置: 教育前沿> 校长论坛> 追寻教育的温度

追寻教育的温度

来源: 安徽省马鞍山第二中学 汪正贵 发表时间:2014-11-07 浏览量:8367

 

——我的教育观

教育要重新发现人,找回曾经有的人性的温度。

——题记

对教育的基本认识和由此而产生的教育信念与价值观,构成一个人的教育观。教育的基本问题可以作如下归纳:教育何为?教育培养谁?教育将人培养成什么样子?教育如何培养人?这些问题涉及教育的终极目的、对象、培养目标、方法与途径。这些问题不仅是实践问题,更是观念问题,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方向问题。作为校长,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以及由此凝练而成的对于教育的深深不疑的信念和价值观,并将之付诸实践,不断修正,不断完善,也就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我对这些问题有自己的回答。

教育何为--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而不仅是培养人才;

教育培养什么人--学校教育不仅使学生得到成长,也要使教师得到发展,人是教育目的本身,而不是任何目的之手段;

教育将人培养成什么样子--学校教育要使学生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教师得到持续的发展;

教育如何培养人--学校要通过管理、德育、教学来促进师生的成长:管理即解放、德育即自主、教学即对话。

我对于这几个问题的回答,也就形成了我的教育思想。或者说形成了我的教育信念和价值追求,也就是我的教育观--

我的师生观:师生共成长;

我的管理观:管理即解放;

我的德育观:德育即自主;

我的教学观:教学即对话。

Figure1:我的教育观四位一体的图示

其实这些观点都指向一个目标:关怀人和人的成长。人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人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当下教育的异化主要是对人的漠视,教育的缺失主要是人的主体性的缺失。教育要重新找回人,找回曾经有的人性的温度。

一、师生共成长

1.学校教育的唯一使命是培养人,使人成之为人,涵养人格、启迪智慧。

在我看来,培养人比培养人才更为重要。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人人成人。成人是个体发展的需要,成才更多的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不能以社会价值取向取代个体价值,个体价值不应该消失在群体之中,不能忘记,群体恰恰是由个体组织的。成人更多的是侧重人格与个性的维度,成才侧重的是智慧与技能的维度,在基础教育阶段,人格与个性的培育显然更重要,一个人智慧的缺陷可以由道德来弥补,一个人道德的缺陷不能由智慧来弥补。君子不器,教育是培养人而不是制造器。当下教育的功利化的工具价值取向,不仅是人的个性成长的缺失,甚至是教育自身的迷失。上好的小学是为了上好的中学,上好的中学是为了上好的大学,上好的大学是为了有好的工作。功利性的目标掩盖了教育培养人的价值追求。家长对我的学校有一句话,我认为是最高的评价:我的孩子上你们学校至少不会学坏。

2.学校教育不仅培养学生,也培养教师,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

让师生共同成长是学校教育的应有之义。我们不能将教师看成是学生成长的工具和手段,人是目的本身,任何人永远不能成为手段和工具。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自身要得到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自身的发展,教书育人,使学生得到成长。因此,我不赞成这样的说法:教师的发展是学生成长的前提、条件和手段,我认为教师的发展也是学校的目的之一。学校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师生为本”,在学校里,学生如流,三年一茬,老师们守望着校园,往往数十年,所以我不赞成这样的提法:学校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这其实是目中无人,没有将教师也当人看。对于教师来说,可以提“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对于办学者来说,应该提“以师生的发展为本”。师生是学校的共同主人,学校应该成为师生共同成长、归依的精神家园。而教学相长,师生共同成长,是学校组织的独特魅力。

3.更进一步来看,师生成长不是为了学校,学校是为了师生的成长。

学校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师生的成长。除了师生利益,学校没有自己的利益。为了学校利益而牺牲师生利益,这只是一个借口,是一个伪命题。或者是将学校领导的利益包装成了学校利益。所谓为学校争光、为了学校的荣誉、为了学校的整体利益等等提法,本身就暗含着错误的逻辑,或者说隐藏着为学校和领导贴金的功利与自私。师生发

展与成长,是学校存在的目的,而不是相反。

4.我希望我们的老师在学校能获得可持续的发展:提升师德修养,促进专业成长,增强职业幸福。

师德修养是为人师的特殊要求,是教师职业的伦理要求。因为老师的言行本身具有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对于未成年人的示范作用不可低估。学生不仅是看我们怎么说,更看重我们怎么做;学生们不仅是按照我们说的去做,更重要的是按照我们做的去做。

专业成长是教师安身立命的根本。老师的专业成长要想进入更高的境界,一要读书,向书本学习,不断钻研本学科的知识、拓展相关学科知识、了解学科前沿知识,有过硬的本体性知识。现在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知识的半衰期不断缩短,教师要及时跟踪学科发展状态。有人开玩笑地认为,一个老师教高中,时间长了就只有高中生的学科水平,教初中,时间长了只有初中的学科水平,所以教师的专业知识要不断更新。二要听课,向他人学习,向实践学习,同课异构,变幻教学视角。三要反思,只有不断反思和研究,才有改变和提高。

职业幸福对于教师尤为重要。教师对于教育的热爱会传递给学生正能量,教师的职业幸福也会移情到学生身上。教师的健康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教师的幸福会带给学生以快乐。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事业。不是重复的机械劳动,而是创造性的生活,参与学生们的成长过程,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重要他人”的角色,并且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体验职业的成就与愉悦,同时自己也获得职业幸福并得到成长。

为了教师的成长,我们实施了三大工程:教师发展工程。主要是通过名师工程和青年教师发展工程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师德提升。名师工程主要是通过导师团、名师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教学指导委员会等载体,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我们制订了《青年教师发展工程纲要》,全面规划青年教师的成长,通过火炬接力、青年教师成长规划、青年教师挂职锻炼、最受欢迎的青年教师评选、青年教师教学大奖等载体推动青年教师成长。鼓励老师进修提升学历,鼓励资助教师出版专著。

教师健康工程。教师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三个层面的问题不可回避。优秀教师工作量大,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身体健康受到损害;教学水平差的教师长期处于边缘状态,来自家长学生、领导同事的压力大,心理健康受损;还有一部分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师德水平不高,教师尊严缺失,职业操守淡漠,道德健康受损。所以教师群体的亚健康状况比较严重,应该引起足够重视。我们成立教师社团,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开设网球、钢琴、健身舞等培训班,每年均组织全体教师做健康检查,实行学校控烟,创建无烟办公室,提供营养早餐和午餐,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等,缓解教师的身心压力,提升教师的健康水平。

教师温暖工程。切实关心教师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帮助他们排忧解难,特别是尽力解决关系教师切身利益的职称、编制等问题;为老师营造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投资建设教师书吧;为教师举办生日聚会;组织教师走进大剧院,品味高雅艺术;组织教师暑期夏令营,每年选送十位以上教师走出国门,到英、美、日本等国进修访问;关心教师家庭生活,帮助解决教师子女就学、家属工作等实际困难;每年选派中层干部到国内名校挂职学习。

在此引用我在2013年开学教师大会上的讲话:

“我今天讲话的主题是,提升生命的质量。

我理解的有质量的生命大约包括:健康的自我、幸福的家庭、顺心的工作、有品位的生活。

健康是第一位的。没有健康一切等于零。健康有三个维度: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在我们学校,优秀的教师累死了,身体健康受损,教得差的老师憋死了,心理健康受损,也还有师德的问题。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加上教师的职业特点,使得老师的身体常常处于亚健康状态。我希望老师们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经常锻炼身体,只要你不要课堂上就可以在球场上。我希望看到你们大汗淋漓的样子。但是我们经常运动的老师也许不到20%。心理健康更重要,要学会调适自己,克服职业倦怠,消除负面情绪。心情影响事情,要学会放下,不纠结、不攀比、不千般思索、万般思量。我们改变不了事情,但能改变心情。道德健康是个新概念,却与我们的职业道德、师德相挂连,与教育的尊严、教师的尊严相关。老师的言行举止,都要为人师表。健康不仅属于你自己,也属于你的家庭、属于学校、属于你的学生。所以请你珍重自己,拥有健康的自我。

家庭是我们的后院,是我们的港湾,是我们回归自我的地方。幸福的家庭是第二位的,仅次于健康。难以相像不幸的家庭生活能让我们投入而开心地工作。工作的不如意可以由幸福的家庭生活来弥补,不幸的家庭生活难以由如意的工作来弥补。在这个世界上,家庭永远是情感神寄托的最主要地方,亲人永远是情感陪伴的最重要人选。所以我希望大家要重视家庭生活的建设。孝敬老人,夫妻相爱,关爱子女。家有老是个宝,父母是我们心灵的依靠,将我们与上帝和死神隔开。母爱如海、父爱如山,养儿吃尽千般苦,养女操碎万般心。要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不能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夫妻是前世的冤家、今生的情缘,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婚姻就是过平淡的日子,但婚姻不平淡了,也就是危机来了。子女是我们生命的延续,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目的,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古人讲“易子而教”,父母对子女最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让我们与爱相伴。并将家庭中的爱与关怀,带进学校这个大家庭中。

工作是我们安身立命的职业,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事业。我们也许没有很高的工作收入,没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但有着很高的工作价值与意义。当我们把工作当作事业,我们就不仅是在教书,而是在育人;我们不仅是在工作,而是在创造,在现实中创造着未来;我们不仅会克服倦怠,而会让激情点燃课堂,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由于我们一天当中有相当长时间在工作,因而建设和谐、宽松、民主、合作的工作环境和人际环境就显得重要。工作的舒心比待遇更重要。和谐的人际环境、体面的工作待遇、优秀的工作业绩就是顺心的工作,顺心的工作会让我们体会职业幸福。

高品质的生活就是健康的自我,加上幸福的家庭,加上满意的工作。当然还应该加上有品位的生活情趣。工作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工作之余的闲暇时光是决定人与人差异的重要因素。闲暇生活要有点品位,修身养性,拒绝低俗。读书、运动、旅游、琴棋书画、听听音乐会、进进大剧院,陶冶自己、修复自己、涵养自己。高品质的生活也是一种人生观,包含着对生活的态度、对工作的态度、对金钱的态度。对于生活来说,要有质量、有意义。对工作来说,要提升工作境界,感受工作快乐,体验职业幸福,将工作视为事业。对于金钱来说,没有钱是不能的,钱也不是万能的。物质与精神双丰收,而不能彼此相害。我们的物质不够丰厚,但我们的精神也并不富有。如果物质追求损害了精神追求,就是本末倒置了。

概括起来,提升生命的质量就是:高品质生活,高境界做人,高水平做事。”

5.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

2009年我在美国一所中学访问,回国前与学生互动,一位美国学生问我:校长你回去后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我回答他:我最想做的一件事是让我的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在我心目中,我认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最重要的。对于学生素质的重要性,我是这样排列的:身心健康、品行端正、学业优秀、综合素质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首要的任务。但是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恰恰是现行不恰当教育造成的结果,这是教育的最大悖论。成人重于成才,品行大于学业,智慧的缺陷可以由品行来弥补,品行的缺陷决不能由智慧来弥补。一个人综合素质高低决定了他人生的高度。因此学校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我对我的学生有如下期许:既有爱国情怀,又具国际视野;既有传统美德,又具现代文明;既有科学素养,又具人文精神;既能脚踏实地,又能仰望星空。这一培养目标可以概括为古今中外、上下左右。传统美德和现代文明,是古与今;爱国情怀与国际视野是中与外;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是人成长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人脑左右两半球的分工,是左与右;星空与大地是上与下。古今相通、中外相融、左右相契,上下相合。

这一培养目标也被写进了校园赋《马鞍山二中赋》中:

“泱泱二中,意气昂扬。硎发新刃,风行水上。心惟一念,志在四方;经天纬地,济世安邦。云河出涧,其势汪洋。驰怀五岳,游目八荒。试看清笛箫鼓,明暮云之晻霭;秋月庭闱,晓晨光之熹微。风清乐雅,御飘风之婉婉;师善生贤,乘玉轪之恢恢。仰望星空,琼宇浩渺情正浓;脚踏实地,如沐春风花更红!胸怀爱国热忱,兼具国际视野;秉承传统美德,更显现代文明;弘扬科学理念,深蕴人文素养。江东俊才,文脉绵长。振长翅以翱翔,搏大江而扬帆!”

我在2011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对此作了阐释: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你们毕业了,作为校长,要给同学们作临别赠言:希望你们将来能成为这样的人:既有爱国情怀,又有国际视野;既有传统美德,又有现代文明;既有科学精神,又有人文素养,既能脚踏实地,又能仰望星空。

既有爱国情怀,又有国际视野,是因为你们是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根,但是你们又注定会是国际化人才,在全球化的时代,必须要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理解。既有传统美德,又有现代文明,是希望你们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同时你们作为90后的一代,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人,应该具备现代文明的基本素养。既有科学精神,又有人文素养,是因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是现代社会的两个重要支柱,也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科学精神教会我们如何做事,做事要求实求真求新;人文素养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学会关注人,关注生存、生活和生命。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是希望你们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做一个有追求、有梦想的人,胸怀高远,志趣宏大,你们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要像星空一样圣洁、深遂、高远;但同时又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秉承二中“厚德、励学、敦行”的校训,一步一个脚印,以自己坚实的努力去争取成功。”

学校通过课程建设来落实学生的培养目标,建构符合学生全面而有个性成长的课程体系,着力体现课程的目标性、系统性、选择性、多样性和特色化,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身心健康---- 健康课程

品行端正---- 德育课程

学业优秀---- 学科必修课程

综合素质强--- 校本选修课程(八个序列)

二、管理即解放

1.学校管理的教育性。

管理是什么,见仁见智。学校管理是什么,莫衷一是。但是毫无疑问,学校管理有自己的特殊性,这个特殊性表现在它的教育性。学校管理以育人为最高旨归,具有教育的本质追求。学校管理与其它管理的唯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人在管理中的地位不同,教育管理是为了人自身的发展服务,对人的管理实际上是为了对人的教育,促进人的发展。人的成长是学校管理的目的而不是手段。

现实中的学校管理实践有如下问题。一是管理的效率追求损伤了教育性。在管理效益为先的大前提下,很多道德和文化的问题被搁在一旁。谈效率讲效益虽无可厚非,问题在于大家似乎预设了效益效率纯粹属于客观和技术的范畴,百利而无一害,忽略了去问这些效益终究是“谁的效益”;而为了达到这些效益,师生又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这些“效益”的成本从来无人过问。二是学校管理对人的漠视与忽略,对人的操纵与监控,对人性的基本假设等,与教育的本质追求相悖。人只是执行管理的棋子或被操纵监控的对象,而不是管理的服务对;教师和学生丧失了管理的主体性位置,“不单学习者受制于管理学的规训,教师和学校本身亦被化为一堆‘可以被描述、计算、并能互相比较的数据,’受到无形的规训权力的监控和审制。”学生和教师都还没有成为管理的主体,外在的东西还在很强烈地主宰着他们。而缺乏主体性管理,则管理的效率将成为游离于育人价值之外的组织性效率,丧人了它的教育功能。第三,学校管理者追求效益和效率,因此与“不完美”的被管理者关系紧张。这实际上暗含着一种人性假设:问题总是出现在个别人士身上,而非因为制度不全;而除了“组织”的利益外,其它群体和个人的利益全被否定,这种以模糊主体的“组织”利益代替具体主体的个人利益,恰是忘记了组织正是由人组织而成的;忘记了学校管理的目的和归宿最终是指向人和人的集体的-- “人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是社会系统的中心组成部分,是管理的主要客体和主体。管理过去,现在和将来始终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形式,而这种活动又首先是指向人和人的集体的。”

管理也是一种文化,它具有教育的功能和意义。美国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说:“管理不只是一门学问,还是一种文化, 它有自己的价值观、工具和语言。”管理思想是科学的还是经验的;管理体制是集权的还是分权的;管理形式是专制的还是民主的;管理方法主要是行政的、法制的还是经济的;管理者是权力型的还是权威型的;管理环境是开放的还是封闭的、是理性的还是情感的;被管理者是服从的还是参与的?诸如此类,都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教育学生的信息要素,对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都将产生潜在的影响。但是管理的文化教育功能并未能被更多地重视,管理蕴涵和传递的文化信息并未引入主流教育信息而加以整理和利用。

2.管理观取决于人性观。

管理学者孔茨认为:“一个管理者的人性观如何,将会影响着激励和领导的方法。”不同管理者的管理行为是受不同管理理念支配的,不同的管理理念取决于不同的人性观。我的人性假设是:人是善与恶的结合体,或者说是自然性、社会性与主体性的结合体。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天使,也有一个魔鬼,或者说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所不同的是天使与魔鬼何时出现、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是天使战胜魔鬼抑或魔鬼战胜天使。

因此我认为,管理并不同能从本质上改造人,使坏人变好,或者使好人变坏。人的善恶是与生俱来,并将永相共存,构成人性的两面。从根本上说,人无绝对的好与坏。而管理有好坏,组织制度文化有好坏。好的管理是将人内心善的一面激发出来,不好的管理则将人内心中恶的一面激发出来。好的管理是解放天使,激活人性中的正能量。不好的管理则将人内心潜藏的魔鬼释放出来甚至是倒逼出来,以求自保。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管理虽则不能改造人,但能影响人;久而久之,人也会发生变化。人在组织中的行为,其实是组织文化或者管理文化的结果。人是文化的产物。人是管理的一面镜子,组织中人的行为表现、精神面貌、情感态度等,虽则是受个体的价值取向支配,但更多地是受该组织的价值取向支配的。这种影响甚至会溢出组织边界,影响到人的组织行为之外。

3.管理即解放--外在的解放。

基于学校管理的教育性和管理的人性假设的理解,我认同这样一种观点:管理即解放。在学校管理中,有两种解放,一是外在的解放,解除师生成长过程中各种外在的束缚与阻碍;二是内在的解放,解除师生成长过程中各种内在的遮蔽与抑制。

外在的解放是显性的管理。我认为,管理不是去增加什么,而是去整合、理顺、优化,删繁就简三秋树。因为管理本身并不是一个要素,而是一个函数f。管理的本质是整合时间、空间、人、财、物、信息等要素,赋予一个功能,凝聚力量,发挥能量,实现目标。如图所示:

G=fa,b,c,d,e……)

G表示目标,f表示管理,a,b,c,d,e……表示各种管理要素如时、空、人、财、物、信息……等。

管理(f)是一个函数,而不是一个要素,管理的功能是整合、优化、理顺、激活……或者说,管理的功能正是功能本身,正如“函数”一词的英文function,另一个含义就是“功能”。

所以管理并不是去增加什么,而是去做功能性的工作。我理解“管理”这个函数应该是简约的而不是复杂的,是功能正向而强大的。大道至简。如果管理(f)本身复杂繁冗,就不是一个功能性函数,也一定不是好的管理。

所以管理其实是做减法,理顺关系、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激活能量,管理就是协调、粘合、去蔽、删繁、从简。将复杂问题简约化、将矛盾解扣,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道家的无为而治是管理的至高境界,所谓“治大国若烹小鲜”,是指管理国家不要折腾,要顺其自然,做减法比做加法重要,管理学校亦然。

比如对教师的考核,其实越简单越准确,宜粗不宜细,对人的评价并不能用数据衡量,而且从本质上说,学校无权将老师分成三六九等,也难以区分。世界上很多国家中小学甚至没有职称一说。其实现在的职称评定并不利于激发老师的积极性。

比如对教师的考勤,在我的学校,没有签到考勤制度,有课的老师不能迟到,其他都可以弹性上班,虽然偶有迟到早退,但也有很多自觉的加班。事假半天以内、病假一天以内不必请假,自己安排好工作就可以;短期的事假和病假不扣奖金。教师只要不在课堂,就可以在运动场上。

比如学校的所有运动场馆,全天候对师生开放。早晚、双休日及寒暑假全天对社会公众开放。打破人为的樊篱和阻隔。

比如自由服装日。我们从上学期开始,规定学生周一着正装,参加升旗仪式,周二至周四着校服运动装,周五为自由服装日,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着装。他们的着装权得到部分尊重,他们的爱美之心得到表达,他们的个性化要求得到展示的机会。

比如学生事务中心的设立。为了方便学生,我们建有学生事务中心,为学生提供一站式服务。学生事务中心有“办理、咨询、投诉、建议”四大职能,有完整的办事流。所有和学生相关的事务都可以在此得到解决。让学生在学校得到简便的服务,免于奔波之累。这也是做减法、理顺关系的尝试。

比如心理健康中心的调整。为了让学生愿意去心理健康室,我们将心理健康室从室内延展到室外,室内是各种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性室,室外是活动休闲场所,将心理室和读书角建在一起,并进行美化绿化软化,营造一种宽松的氛围,让学生愿意去。我们还把心理咨询、辅导与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活动结合起来,让更多的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比如教学时间调整。前年我们教学改革的一项举措是每节课从45分钟改为40分钟,要求每位教师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每节课减少五分钟可有可无的废话,每天可以节约四十分钟,用于增加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和自修时间。过去我们一直考虑如何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时间,现在我们认为,是不是考虑少给学生一点什么?也许少给也是一种教育、一种爱,让学生可以有更多自己的闲暇时间。比如学生花名册与学号。

比如学生的学号和花名册究竟如何排序,是一个两难的实践问题。过去我们都是按照入学成绩为序排定学生的学号,有人觉得公平,其实等于给所有学生贴上的标签,特别对于排在后面的同学是三年的无形而沉重的心理压力,甚至是一生的阴影。其实每个学生的发展都是动态的,特别是在未成年阶段,我们不能人为地去贴标签。我们现在采取的是按照姓氏音序排列,是国际惯例;这件事看起来很小,其实也很大,因为它确实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看起来是个技术操作问题,其实隐藏着教育哲学观、学生观和管理观;也隐藏着教育的一份温暖。

如上种种,其实是做减法的管理,理顺关系,让事物回归本来的位置。管理的境界是要顺应人性,对于管理来说,没有什么比顺应更重要,扭曲人性的管理一定是糟糕的管理。管理要做到顺心、顺意、顺事、顺情、顺自然,自由、自主、自然,其实就是一种解放。解放能产生正能量。

4.管理即解放--内在的解放。

内在的解放是隐性的管理。也是管理的真谛所在。管理的真正功力在于解放人的内心。解除师生成长过程中各中内在的遮蔽与压抑,激活人内在的信念、动力、主动性和创造性。

好的管理能充分激发人的正能量,激活人内心善的一面;不好的管理往往激活人内心恶的一面。你要打卡签到考勤,其实是对老师的不信任,你不允许他迟到早退,他当然也不会主动加班加点。你将老师分成三六九等,就有可能造成老师之间的不良竞争,损害和睦人际关系的建立,也影响团队精神和凝聚力。

比如教师奖励基金的建立。为了更好地激励教师热爱教育和学生,我们于2010年设立了教师奖励基金,吸收社会企事业单位、个人和校友的捐赠,用于表彰学校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潜心教书、静心育人的教师,短短数月募集善款200万。我们先后表彰了一批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举行隆重的颁奖礼,邀请捐赠单位和个人代表来颁奖。我们的想法是让教师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并用自己内心的温暖去温暖学生。教育者内心的温暖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教师内心是冷漠的,教育也就不可能是温暖的。只有教育者自身内心的温暖才能给被教育者以温暖。

其实精神的奖励一样可以打动师生温暖的内心。比如我们每两年举行一度“感动校园人物(集体)”评选表彰,两年一度的“师德标兵”评选表彰,两年一度的学生“校园之星”评选表彰等活动。比如无人监考。这是我们推选诚信考试的一项尝试,学生可以自行申报参加诚信考试,编入无人监考考场。实践证明,这些无人监考考场的考风端正,不仅节约监考人力,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自尊得到激发、自律得到褒扬。

非正式的表彰也可以起到这样的效果。去年学期结束大会上,我给九位老师分别写了新春贺卡,在大会现场读我的贺词,并亲手送给这九位老师,我挑选的九位老师是本学期最让我感动的普通老师的代表。事后很多老师对此印象深刻,他们开玩笑说,得到校长一张贺卡,这是最高的奖赏。如果出于真心并能打动老师的心,其实就是重要的褒奖。

选几封给老师的贺词:

--某某老师:

家庭的变故给你带来巨大的压力,我们感同身受。但你没有被压垮,在最困难的时候,你记挂的还是学生,怕耽误学生的课程,当学生给你掌声给你鼓励的时候,男子汉的你也不禁热泪盈眶。请相信好人一生平安!

--某某老师:

面对新疆大漠特殊的社会环境,你和你的援友们坚守着一份教师的责任和使命;你们用读书沙龙活动悄悄掩饰着对家人的思念;你在南疆的坚守体现着你的侠骨,你对老计师傅的爱心体现着你的柔情。

--某某老师:

在你身上体现着二中人的传统:几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争名利,我知道你一生的教学生涯没有获得过什么像样的荣誉,但你淡然处之。我知道你快要离开一生坚守的课堂了,但是请你相信,你留下的是一种最可宝贵的品质,值得我们去追寻。

--某某老师:

你用你的亲和、低调、关心赢得老师们的尊敬;你用你的严谨、耐心、关爱赢得学生们的爱戴;你用你的正直、公平、无私赢得大家的信任。你像一个称陀,让很多事取得了平衡,也让很多人称出了自己的重量。

--某某老师:

妈妈一样的情怀,换得家长与同学的爱戴。课上,你是学生们的良师;课下,你是学生们的知心朋友;生活中,你是学生们无微不至的长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真爱是一切的答案。 ”

其实学校就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家庭中,注重人文,以人为本,以师生为本。始终把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培育师生的精神品格。让师生都是得到成长。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每个人都不是别人成长的手段与工具,每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是目的本身。在这个家庭中,注重关怀和爱,“关怀他者”,领导关怀老师,老师关怀学生,如果领导常常自问:如果我是他,应该怎么办?老师常常自问:如果这是我自己的孩子怎么办?很多答案便自然产生。让爱充盈其间,弥漫其中,让爱与被爱、关怀与被关怀成为人际之间的重要关系。在这个家庭中,注重和谐,创设和谐的人际关系,培育开放、包容、团结、协作、民主的精神气质,追求和而不同的内在和睦。在这样的家庭中,注重平等民主的管理方式,通过榜样、对话、实践、关怀与认可的方式教育师生。

学校的隐喻是家庭。在家庭中最重要的是关系与关怀,维系一个家庭最重要的是关系与情感;学校也是如此,要重视学校中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同事关系、领导与教师关系等等……关怀的本质是从对方出发,给予理解、同情与关心。在一个家庭中,所有的家庭成员总是关怀最弱势者,而不是打击或抛弃他,更多的关心总是给最弱势者;学校也是这样,我们应该最关注、关心、关怀的是那些处在边缘的教师和学生,而不是打击或放弃。爱生如子,爱师如友,爱校如家。将学校办成师生心灵依归的精神家园。

管理是人与制度的对话。不同的制度体现不同的管理文化和价值取向。制度固然重要,但更高境界的管理是文化管理。三流管理靠权威、二流管理靠制度、一流管理靠文化。制度让你做不能做的事,文化可以让人内心温暖,做得更好。这是文化的力量。学校的管理文化应该从根本上区别于行政文化、商业文化和企业文化,充满人性的温暖,充满爱与关怀、充满教育的力量。因为教育是人与人的对话、心与心的交流、用人格培育人格,所以管理必须从人的内心出发,走进师生的心灵。管理的最大奥秘就在于如何激发人内心深处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善的力量。但是正如卢梭所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人们内心深处有形和无形的遮蔽需要我们去解放,这也是管理的目标。

有调查表明,师生心目中的理想学校:适合的课程、有效愉悦的课堂、自由的校园空气、教师的幸福、简单的管理。管理越简单越好。大道至简。无为而治。管理的核心是激励,如何调动起师生内在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管理即解放,如何解放师生成长与发展中的各种阻碍与遮蔽,真正让师生走向自主、自然、自由的境界。管理也是一种引领,确保师生沿着正确的轨道,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三、德育即自主

1. 德育是自主建构的过程。

德育的灵魂是自主。重视人的主体性,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以人的发展和完善为目的,在德育的组织和实施中引发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调动和激发人的自觉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主体性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过程永远是自主建构的过程。

我认为中国德育的实效性欠缺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学生主体性的缺位。缺少主体性的参与、体验、试误、反思、深华、内化、生长的过程。更多的是外烁、灌输、塑造、规训和说教。

成长是从内部突破,如破茧而出、如化蛹成蝶、如小荷露角……如果从外部突破就成了压迫或者塑造,如拔苗助长,如炼铁成钢。德育应该更多地从学生的内部培育入手,激发学生的内在能量,从内向外的生长和成长。

有一位专家说得很形象,他说德育如盐,每个人每天大约需要6克盐以维持生理需要,但是人们并不会将6克盐直接吃下去,而是将盐化在菜中,既起到起鲜起味的效果,也满足了人体的生理需求。德育也是这样,不能简单的说教与灌输,而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让学生在体验中内化。

我也曾经这样比喻,德育如维生素,是人体新陈代谢的必需品,但人们不会吃几粒维生素胶囊了事,而是通过水果与蔬菜来摄取必需的维生素,既满足了口欲,也获得了生理必需的维生素。德育也是这样,不是外烁与规训,而是将德育的立意隐藏起来,淡化教育的痕迹,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只有学生自主获得的东西才可能长久,才可能是知情意行的统一。

最近在校园网上看到二中的学生社团“驭火单车社”举行了一次单车出游活动。四十几位同学通过骑行的方式,纵贯当涂,沿江跋涉,至芜湖天门山折返,单车骑行80公里。“遥途一百六十里 临江仰望天门山”。这次出游,并没有相像中的那样一帆风顺,除了爆胎,有的同学还曾在崎岖的路段跌倒。他们自己说:“在路上,我们无论流多少汗,遭遇多少坎坷与不顺,不变的却是成功的信念和坚定的意志。团结,友爱,是我们共同的力量!”看到同学们这样的行动,我为他们高兴。这样的活动体验,其意义与价值,胜过一切说教。

德育是育德。是一个生长的过程,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生长过程中,需要一个良好的生态。学校教育的任务就是创设适合生长的生态,埋下社会化的种子,培土、灌溉,而将生长的任务教给学生自己。“如果你在地里挖一个池塘,很快就会有水鸟、两栖动物及各种鱼,还有常见的水生植物,如百合等等。你一旦挖好池塘,自然就开始往里面填东西。尽管你也许没有看见种子是如何、何时落到那里的,自然看着它呢。”学校德育就是这样一个涵养濡化的过程。

这个过程也类似于文化的过程。而文化的隐喻是农业。从词源上看,文化culture与农业agriculture是同一个词根,来源自拉丁语cultura, 其本意是指人类加工自然生长物,即耕作、栽培等。农业是自然生长物的耕作、栽培,文化是人的培育。德育也如此,是慢的艺术,是培育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拔苗助长。也不能放在温室里,不见阳光。

我曾经给高一学生作过一个讲座《提升生命的高度》,期间放了一部国外的动画片《种树的人》,其中讲到一个老人三十多年坚持在荒漠中种橡树,每天种下一百粒橡实,最终改变了当地的生态,由荒漠变成鸟语花香的绿地。不久在校长信箱中我收到一名学生的留言:

“敬爱的种树人,请把我埋深一点,我怕发芽长高以后站不住。谢谢!

一颗浸润过水的橡实”

我给他这样的回复:

“亲爱的橡实:让我们共同努力,遵循校训指引:厚德、励学、敦行,希望你厚积薄发,全面发展,一定能成长为栋梁。”

这是一个隐喻,我希望二中的学生就像饱满的一粒粒橡实,学校的责任就是将之深深埋下、培土、浇水,生长的任务交给种子自己,期待十年数十年后,蔚然成林。

2. 自主与自律是一体两面。

“一切学习本质上都是自我学习,一切成长本质上都是自主成长。自主加自律是二中学生的品质。

二中只是给你梦想的舞台,成就梦想终究靠你自己。

让梦想从这里开始。”

这是我给高一新生入学手册扉页上的题词,也是寄语,也表达了我的学生观和德育观,我希望建立一种自主加自律的学生文化和德育文化。

自主与自律、自由与义务、责任与选择,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自主隐含着自律、自主包含着信任、自主意味着责任。让学生自主,其实是让他学会负责、学会承担、学会选择、学会自律。思想自由、行为自律。比如无人监考,让学生自己申报,参加无人监考教室的考试,是自律基础上的自主,是自主中的自律。自主不仅能产生自律的品质,还能激发学生身心中巨大的能量,因为让学生自主其实是给予信任,这种信任会转化为学生内心的动力,激活他们内心深处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给予学生自主的权力,也是解放学生,解除对学生的束缚,让学生有选择的机会,解放本身会产生能量。其实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和创造性,远远超出我们成人的相像,只不过我们缺少开发、激活,缺少信任和信心,本质上是对成人自身的迷信。

比如元旦文艺汇演。这是学生的节日,是他们狂欢的时刻。最近这些年的元旦活动完全由学生们创意、策划、组织、执行,从广告宣传到舞台搭建,从节目安排到邀请嘉宾,从拉赞助到选服装,整个流程的所有事宜均由学生会独立操作,他们还别出心裁,向家长限量出售嘉宾票,所得款项全部捐赠给学校爱心社,用于资助家庭困难学生。我们发现学生策划组织的活动充满着青春的气息、时尚的元素、大胆的创意,为学生们所喜爱,为我们成人所不及。他们的理念和创意,完全有别于我们成人的思维。学校只应学生要求提供必要的帮助,并且容忍他们的欠缺与失误,因为我们相信,失败也是一种成长。

20128月,我们学校承办全国第21届中学生生物学竞赛,一周下来,组委会和全各地师生评价最高的是我们竞赛结束前一天晚上组织的广场活动,这项活动完全是由我们的学生策划、创意和组织的,参与组织的学生中有刚刚毕业的高三学生,也要已经毕业的校友。他们设计的活动充满创新与时尚、率性与活力、平等与自由。当天晚上的广场活动是在户外进行,不巧下午一场大雨让学生们很失望,这是学生们事后的记叙:“18日下午,学生会成员及工作人员便开始为晚上的广场活动做准备。我们大家都投入了很多时间与精力。四点多,一场大雨倾盆而下,原本已经摆入了广场的物品只能匆匆搬回。因为有几个活动的成品是纸质的,一下子被大雨淋湿了个遍,所以我们许多人都在叹息,可能广场活动要取消了,可惜我们同学几个月的准备。还好,这场大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六点多,天便开始逐渐放晴。几乎所有的老师和学生都行动起来,或清理积水与秽物,或帮忙搬运东西,迅速而有序。虽然活动推迟了半个小时,但能继续举行,我还是觉得很开心。”

这是学生手绘的二中广场活动示意图:

Figure1:学生手绘广场活动地图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校园的主人。也许我们管理者将他们视为短暂的过客,并没有给予主人的应有位置。我们的教育也多是自上而下式,缺乏学生的主体性参与。作为学校的主人,学生如何看待学校?如何看待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我们管理者的视角与老师的视角是否一样?我们成人的视角与学生们是否一致?我们和学生的视角差异有多大?

有一件事让我重新思考这个问题。按照学校惯例,2012年元旦学校发布了2011年马鞍山二中十件大事,这是官方的发布,主要是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总结去年一年的大事:

1.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光荣称号。

2.荣获“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光荣称号。

3.荣获“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单位”光荣称号。

4.办学质量继续提升,高考各项指标再创历史新高,学科竞赛成绩稳居全省第一,我校学子巫与天获得第42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银牌。

5.获得2012年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推荐资质、2012年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推荐资质、2012年复旦大学“望道计划”推荐资质。

6.获得第21届(2012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承办权。

7.成功举办全国“新学校研究”年会、安徽省“六校研究会”年会、安徽省“中学语文校长论坛”等大型会议,广受好评。

8.成立学生事务中心,实现学生事务一站式办理服务;竞选产生马鞍山二中首届学生校长助理两名。

9.建成教师书屋;成立教师奖励基金,首批募集资金134万元,启动“最受学生欢迎十大教师”评选活动。

10.汪正贵校长赴美参加第二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会。

不久,学生会在全校学生中评选“我心目中的2011学校十件大事”,并公开发布:

1.每周五成为“自由着装日”。

2.学校获得第21届(2012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承办权。

3.学校获得2012年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推荐资质、2012年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推荐资质、2012年复旦大学“望道计划”推荐资质。

4.在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推行无人监考。

5. 课程调整,取消早读课,每节课调整为40分钟,每天9节课。

6.举办“暖冬映象”2012元旦大型文艺汇演。

7.举办第四届“阳光心灵,和谐校园”校园心理剧创作、表演比赛。

8.举办首届学生校长助理竞选活动并产生两名学生校长助理。

9.学校开展119消防演习并荣获“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光荣称号。

10.举办2011年秋季运动会。

两项对照,发现吻合度不高,只有30%基本吻合。很显然,学生关注的是和他们相关度大的事情;学生关注的是给他们印象深刻的事情;学生觉得是大事我们也许觉得是小事;我们觉得是大事他们却并不在意。原来,我们之间的视角差异居然有这么大!

是什么使得我们与学生的视角差异如此之大?我认为是我们成人经常盲目的以自己的视角代替学生的视角,其实学生才是校园生活的真正感受者,他们生活其中,冷暖自知,他们的体验是真实的。我们管理者应该重视他们的观照,甚至可以放下身段,借用孩子们的眼睛,借用学生的视角,重新打量我们的学校,改善我们的管理。

2011年开始我们采取了一项措施,聘请学生做校长助理。其目的就是想请学生作为我们管理者的另一只眼睛,借用学生的视角来审视我们的学校。经过半年的发动、竞选,最后我聘请了两位同学做我的助理。每个双周二的上午大课间,我和他们一起讨论工作。他们的工作方式有多种:每周五中午在学生事务中心接待学生,设立学生校长助理接待日,面对面与学生交流,收集问题和建议;通过校园网和学生事务中心收集学生意见建议;对一般性问题通过学校职能部门予以解决;对学生反映突出的问题进行深度调研并提出解决办法,参加学校行政会专题汇报,集体研究解决;列席学校涉及学生问题的各种会议等。同时处理好学生校长助理与学生会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工作有分有合,学生会的定位主要是学生的自治机构,在团委指导下依托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校长助理主要是为校长提供学生对教育教学和管理方面的意见建议,并通过调研提供相关决策参考,是学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延伸和补充,也是学生参加学校民主管理的尝试。

学生校长助理实行的第三个月,他们经过调研,向学校行政会提交了十个问题的报告。问题包括很多方面:学生电动车充电问题;食堂小卖部商品明码标价问题;学生午休时间调整问题;阴雨天大课间调整问题;校服不合身问题;图书馆及相关馆室开放问题;厕所异味重问题;教学区域学生热水饮水问题;校内设置指引地图问题;实验班校本课程设置问题等。这些问题均为学生关注度较高的问题,学校两次召开专题会议,讨论研究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最后除了阴雨天大课间调整问题以外,其他问题均得到解决,解决方案由学生校长助理在全校师生大会上公开回复。

除了学生校长助理之外,学生会各部门以及下属的二十几个社团,履行着学生自主管理的责任,他们在管理别人的同时,也在自我管理,他们在自主的同时,也正体验着自律。学生志愿者不仅活跃在校园之内,还走向社会、服务公众。团委学生会2012年开展了“我们的二中”系列活动:设计学校的校志校标,为校园的河流道路命名,设计全国生物学竞赛的徽标、吉祥物,撰写二中校园赋,我们现在定稿的《马鞍山二中赋》就是以学生的创作为蓝本。这种主体性德育理念与实践活动,不仅唤起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也让学生在活动中实现着自主成长--而这恰恰是德育的根本目标。

4.最恰当的诠释

2012年网上有一篇帖子,是二中08校友写的,有人推荐给我看,我觉得他写的很好,他对二中的理解和我对二中德育的理解是完全一致的,只有一字之差,我的理解是“自主与自律”,他的理解是“自由与自律”。我摘录他的文章,并作为我的德育观的最恰当的注解:

“二中教会了我什么

2008年,我18岁,从马鞍山二中毕业,进了一所不上不下的普通大学。我常跟老同学开玩笑说我是二中的败类,这所全省文明的优秀高中培养出我这么个考不上好大学并且在大学混日子、刷人人、上贴吧、翘课、卧谈的学生真是她的不幸。二中在我现在的生命里似乎褪色成了一个我青春年少的象征,日渐模糊。放假回家,偶尔晚上散步回二中看看,高三的教室仍旧灯火通明,我却渐渐记不起来,我也有过这样的时光吗?

记忆中我很少为二中专门写过些什么,虽然平时没事经常鬼画符一些文字。20126月我大学毕业,照相,喝酒,交论文;签约,告别,开始新的历程。突然发现现在我所习惯的这种生活早已不是我以前所习惯的了,开始觉得本科都已经是一个遥远的名词,更不用说那三年高中生涯。现在的我身处香港这个光怪陆离的大都市,每天见着各种肤色的面孔,带着或多或少的面具与人打着交道,抱着厚厚的英文书穿梭在校园里。回家的路上看到那些中学生们穿着洁白的校服有说有笑地走着,我便想起我自己的高中时代,时常扪心自问,我在二中究竟学到了什么?她教会我的东西对我的今天有什么影响?

写论文最重要的是要论述一件事物的正反两面,可我实在懒得再掰几千字去夸我最最亲爱的母校。二中见证了我最美好的岁月,见证了我好好学习成绩却依旧不见提高的沮丧,见证了我偷偷喜欢一个人却什么都不敢做,见证了我想批判这个世界却没有勇气。二中教会了我很多知识,尽管那些高中课本的内容对现在的我几乎没有任何用处。我后来选择了语言学,再也用不到那些数学公式,偶尔在看天气预报的时候想起我学过洋流和季风。我想,二中教给我最重要的应该是两点:自由和自律。

先说说二中的自由吧。

长到现在,二中依然是我见过的最自由的高中:可以戴饰品,可以穿高跟鞋,可以手牵手地走在学校里、见到老师还能淡定地打个招呼,甚至于我到了大学后,都不敢想象我大学同学的高中会逼她们所有女生剪短发。高一时全市除了我们学校,其他所有高中周六都补课,有一些家长便惶惶然,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后了,找到学校来要求周六补课,被我们的年级主任严辞拒绝了,说不能毁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二分科后其他学校都开始晚自习,我们仍旧没有,那时候我开始学会逃课,一遇到我不喜欢的历史课便编造各种不同的名字不同的理由写假条,然后自己模仿老师签名,在校门口保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下混出去;直到高三,校领导都没有把我们的体育课腰斩掉,于是每个星期我们都有两节课自由活动的时间,一群朋友经常在这一周难得的休闲时间里买一堆鸭脖子、饮料、零食之类在教室开party,好不热闹;高考体检那天,班主任开着他新买的小轿车慢悠悠晃过来 主动说载我们一程,于是我们四个女生毫不客气地挤进去,原以为可以很快到医院,岂料老班新手上路颇为紧张,车开得比牛还慢,弄得我们几个人是最后到医院的,比骑自行车的还慢,因此受到了我们毫不客气的嘲笑,他也不恼,嘿嘿笑着,仿佛不好意思。

二中的老师丝毫没有高高在上的架子,永远是那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语文老师教过一个词,叫原宥,我几乎没有用过,因为实在用不上。那是犯了错误上帝也会原谅的年纪,我不用去原宥谁,也不用被谁原宥,犯错误似乎是理所应当的。陶妈一定知道黑板上的《夺分王》被改成《夺命王》是我干的,周老一定知道我逃他的课,关姐也一定知道我们上课在下面偷偷看小说。他们纵容了我的青春,让我现在拥有许多故事可以娓娓道来。

可能是因为我自己的高三过得太逍遥,因此某次我无意间看到央视播出的对某重点中学的“高考特种兵”的专访,不禁目瞪口呆--每天早上五点半学生就开始晨跑,不但跑,手上还得拿着书翻看并背诵。青春年华,高考已然是生活的全部。那名高三班长说:“高考形势严峻,你多拿一分,就可以在全省压倒一千多人,甚至更多。”--这句令人不寒而栗的话当然不是学生发明的,是他的老师告诫的,是他的学校告诫的。只是从他的语气上就可以知道,他已经接受了这样的思想并落实在行动中了。在这里,学习不是为了养成好习惯,学校生活不再是愉快的体验。我无法把它和“教育”联系起来。既然如此,何必要把它称作“学校”呢?称作“特种兵训练营地”岂不更加恰如其分?在那样的“教育”下,学生对社会会有一种什么样的认知?能培养他们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么?能有高贵的气质和平等的意识么?

二中让我知道,自由的教育氛围与升学质量并不矛盾。教书育人,首先要使学生身心健康、品行端正,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才是素质教育。

但是,自由并不是无条件的。这要说到二中的自律。

在二中读书主要靠自律。二中绝对是全市最自由的学校,老师不会催着交作业,甚至不常常布置作业,于是我们都把自己的课本放在教室抽屉里堆得满满的,天天都只背一两本书回家,书包轻得不得了,全然不像是高中生,倒像是技校的。班里的氛围特别友好,基本上没人想到要去打压别人、自己要做到最强之类的,因此我们的课本和学习资料就这么敞开着堆在抽屉里堆了两年,一本书都没有丢过。但是这样造成的负面效果就是竞争氛围淡薄。我想我的高考应该就是这么完蛋的,因为我从来都不是一个能自己拉磨的驴。

其实二中的这种宽松的教育模式非常适合那些自律性高的学生,他们在有条不紊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后,还能为自己科学地安排课外充电时间。二中在学业任务如此轻松的情况下,每年都有那么多全国竞赛一等奖得主和一堆考上985211的好学生,这都归功于学生自身的自律。谁能高效地利用那些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谁就赢了。我虽然有了一些时间去感受丰富的课外生活,在二中如鱼得水地生活下去,但是现在我后悔没有好好地约束自己,以至于没能在高考时拿到一个如意的分数,来导向我未来截然不同的另一种人生可能。带着我那差强人意的高考分数,我进了一所普通二本院校。尽管现在已经没有人会在意我是不是来自什么实验班,是不是能在三秒内解开三元一次方程组。

但是,二中学生的自律似乎做得并不是很好。2008年暑假北京奥运那年,学校取消了高三补课,让学生们在家看比赛。这下家长们一片哗然,纷纷找上校长,吧啦吧啦说这个学校也在补课那个学校也在补课只有二中不补课怎么行呢孩子们岂不是要输在高三的起跑线上了要是孩子高考砸锅了我们可会投诉二中啊!校长被烦得不胜其烦,遂通知学生返校上课。这下,奇葩的事情发生了,有学生匿名寄了一封信给温家宝总理,告状学校霸占他们看奥运会的时间来补课。这场闹剧的最后是温总理亲自派人指示二中停止补课。这可把校长气得不轻。彼时我刚进大学,看着小我们一届的学弟学妹们这样折腾,不由感到又好气又好笑。

大一放假回来,我穿着高中校服回二中看老师,站在学校最大的布告栏下仰望高考光荣榜,假装自己还是他们的学妹,假装自己的人生还能重新来过一次。出校门的时候门卫拦住了我,要看老师签字的假条。一瞬间我觉得自己仍旧是两年前那个想偷跑出去却忘了伪造假条的学生,只得打电话给老师求救,老师亲自和门卫说我已经毕业了,我这才得以出校门。走出来的那一瞬间我不知道是松了口气还是心里的石头更沉甸甸的了。我都忘了我已经不是二中的学生了。

二中,究竟教会了我什么?

绝不是什么洋流或者摩擦力,更不是努力成为社会精英的愿望。二中是个自由的地方,也是个有那么点缺憾的地方,善良在其中流动,不公也在其中滋长。二中人从来都不是什么尖子生,没有高人一等的禀赋和信念,他们都只是最平凡和最简单的人,散布在社会的各个角落,装点这世界。

怀特海说过,当一个人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忘掉,剩下的就是教育。或许,二中教会我的是做我自己。自由,不追求完美的统一;自律,不沉溺纷扰的世界。规则能战胜潜规则,学场有别于官场,学术不等于权术,风骨远胜于媚骨。二中告诉我要看护好我曾经的激情和理想,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因为美好,所以珍惜;因为黑暗,所以改变;因为变化,所以充满希望。

二中是这样,就像祖国一样,我可以偷偷抱怨她,但不希望听到外人说她的不是。她是我永远的骄傲。” (二中08届校友)

四、教学即对话

1.教学是对话而不是独白

教学即对话既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教学行为范式,揭示了教学活动的本质。教学活动就是通过对话达到教学主体之间以及个体与人类文化之间生命精神能量的转换,促进个体生命质量的不断提升。教学对话是一种民主、平等、合作、共享的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和自我理解的过程,也是一种个体与人类文化之间生命精神能量的转换和创造性生成过程。

我听过一些课,自己也上课。现在的课堂其实改变的很少,教师在课堂上的行走方式还是一个独行客,教学的理念还是传统下的独白。教师与学生之间有隔膜,其实与学科之间也有隔膜,与自己也有隔膜。有的课堂没有学生的参与,甚至没有学生的关注,教师甚至已不是表演,已经是自编自导自演自看,自说自话。课程改革的关键在教师,在于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的改变,人没变什么都没变;课程改革的关键在课堂,在于课堂上教的方式和学的方式的改变,课堂没变什么都没变。我们的课程改革,有的可能还是穿旧鞋走老路,有的可能是穿新鞋走老路,有的可能是拎着新鞋走老路。一个生活在一百年前的人,来到今天的社会,会觉得变化很大;当他来到学校的课堂,也许会发现变化很小。

教学对话是双向的乃至多向的思维交流与互动,而不是单向的传输与接受,是师生之间思维的碰撞与交流。我们的教师总是讲的太多,但并不认识到自己讲的太多;在课堂上,学生的思维过程暴露不够,学生对这个问题究竟是怎么想的,老师关注不够;对于学生的相异构想,关注不够。老师只说不听,学生只听不说。这是教与学的分离。

学生能自己学会的、大部分学生学得懂的,老师能不能不讲或少讲。学生要先学。教师觉得是难点和重点的地方,不一定是学生不懂的。一堂好课不一定是讲得完整的课,但是学生也许觉得是完整的。教学内容要有取舍,试图什么都讲的老师,也许什么都没讲透。教学要留白,给学生留下发挥的余地,留有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带着问题而来,带着更深的思考而去,好的课堂是让师生意犹未尽、欲罢不能。所以好的课不是老师讲了多少,而是学生学了多少;好的课不是传授了多少知识,而是提出和解决了多少问题;好的课不仅是解决了多少问题,而是激发起了学生多少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而来,并且带着更多的问题而去。教永远是为学服务的。

教师的讲解,只应该是学生思维的牵引工具,而不是教学本身,教学的本意是师生思维的互动,本质上是一个思维碰撞的过程,如何让学生去认知、理解、建构知识,需要学生思维的全面参与。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是教学的本质。在这个意义上,课堂上如果不能引发学生动脑,只是听听、记记,教学就没有发生。一切的学习本质上都是自我学习。因为知识的掌握本质上是自我建构。教师的作用,是为学生的自我建构提供支架和台阶,而不能代替学生的自我建构。

教学可以是显性的对话,也可以是缄默的对话。课堂的沉默是有价值和意义的。帕尔默说“我最感兴趣的沉默却是讨论过程中的沉默、观点形成时的沉默或一个问题提出来但没有引起即刻回应的那种沉默。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空间愈发寂静,我对于沉静的价值的信念也在经受着考验。正如大多数人一样,我习惯于将沉默视为某处出了错的征兆。……在我打破沉默的那一刻,我阻止了所有真实学习的机会。当我的学生们知道我总是把自己的想法灌输给他们的时候,他们怎么会静心思考他们自己的想法呢?”

2.教学对话也是一种倾听。

没有倾听就没有对话。教重要的在于听,学重要的在于讲。教师要学会倾听,关注学生的认知存在哪些问题,教学才更有针对性。学生如果有机会将学习内容表达出来,那么这种知识的内化程度会更高。老师在课堂上要知道学生思维的坎在哪儿,这一点很重要。一是凭多年的经验,二是通过课堂上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来判定。然后帮助学生迈过去。这是教学的功力所在。

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过程是一种重要的倾听方式。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隐而不发,暴露其思维困顿;一定要让学生参与问题的解决,教学是对话而不是独白,学生的参与才能生成更多的东西;提出和解决的问题要有思维价值,教学的目的并不是解决问题本身,而是通过问题的解决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这样的课堂或许能引人入胜。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去解决问题。好比探险,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去探险,而不是老师探险给学生看;好比做饭,是师生共同去做一顿饭,而不是老师做好饭,让学生来吃。教学过程一定要学生参与问题的解决。对话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交流。

教学要尽可能暴露学生的潜意识,尤为关注“相异构想”的发现与解决。提问学生不仅是追求学生回答正确,重要的是暴露问题、解决问题。老师提问对象的选择很有讲究。提问好的学生,只是通过学生的回答来代替老师的讲解,并无特别价值。提问中等偏后的学生,充分暴露他的思维过程中的问题,然后再帮助他澄清,这样的提问与解惑才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教师头脑中假想的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永远是假设的问题;学生暴露的问题才是真实的问题。有功力的教师能总结出学生学习中易错的地方,予以点拨;其次的教师是通过学生课堂问题的回答或作业来发现问题之所在;最次的教师是不知道学生会有什么问题,也不知道问题在哪里,只顾自己去讲,他相信讲过了学生就懂了,结果可能是教师走得很远,学生被丢在后面,甚至原地不动。

更进一步来看,我们的课堂能不能让学生发问?而不仅仅是老师提问。学生习惯于课后私下向老师提问请教,其实当堂发问,可以让同学们共享问题及问题的解决,并引发同学更多的问题。这样引起的对话就不仅是师生之间的对话,也是学习团体之间的对话与共同建构。教学中的问题是最有价值的,来自学生的问题更值得鼓励。有些老师或许没有让学生课堂上提问的习惯,也许担心回答不了学生的问题;而且我们课堂上讲的太多,似乎也没有足够的时间留给学生提问。学生害怕提的问题没有价值而让同学哄笑,其实课堂上没有愚蠢的问题(no stupid question),来自学生学习中的问题都是有价值的。

3.教学对话要给学生思想的启迪。

课堂教学要给学生四种东西:给知识结构、给活动、给方法、给思想。给知识结构:布鲁纳说过“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圆满的结构把它联系起来,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一串不连贯的证据在记忆中仅有短得可怜的寿命。”没有结构的知识正如一串断线的珍珠。给活动:知识可以通过传授获得,能力只能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形成。教学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活动时间和活动内容,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必要途径。给方法:学习有一般性的方法,不同的学科也有独特的学科方法,比如文科的阅读、讨论,理科的实验、练习,艺术、技术、体育的操作等。不同的老师也有自己的独门秘籍。给思想:学科思想是学科的精魂所在。比如语文英语学科中渗透的人文思想、自然学科中渗透的自然辩证法思想、社会学科中的唯物主义思想等等。

深度的课堂对话一定是思想性的,能引发学生的思维困顿与解决。

比如浙江郭初阳的语文课,讲解舒婷的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引发学生思考“国家与祖国”的区别,“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北京魏勇老师的历史课,用思想点燃课堂,让学生探讨战争与和平、统一与分裂、殖民侵略与文明传播等历史表象背后的思想。我在美国听过一节历史课,老师组织学生讨论“二战中美国该不该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如果你是美国总统,你会怎么做决定?”引发学生讨论关于战争的伦理。中国历史关于甲午战争的教学是让学生了解战争的背景、原因、结果、影响,据说日本关于甲午战争教学的思考题是:“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我们叫甲午战争),二十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我们叫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与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之。”中国的历史教学是了解历史,日本人是引发学生从历史看向未来。比如讲到文革的历史,能不能引用两首诗:郭路生《相信未来》(写于19699月)、北岛《回答》(写于1976年清明前后),两首诗分别创作于文革时代的前期和末期,一个写“相信未来”,一个写“我不相信”,启发学生思考,是什么让中国人的思想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中国人的信仰是如何被摧毁的?

“给思想”其实就是赋予教学以教育性。免得外国人讥笑我们:有教学无教育,有知识没文化。

4.教学对话是平等的、民主的。

课堂的安全感很重要。这种安全感是指学生的心理安全,也是指课堂的心理氛围。有安全感的课堂,学生会愿意表达自己,甚至会勇于表达自己。这种有安全感的课堂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营造,宽容、民主、轻松、友好、信任……这其实就是课堂文化。师生的平等对话是教育的起点。

有位物理老师给初中生讲电学,手中拿着实验用的电板,走到教室门口故意跌了一跤,然后接上电源,电板上的灯不亮,于是老师启发大家讨论,找出可能的原因,同学们讨论热情很高,猜测是老师摔了一跤,可能哪些东西摔坏了,然后老师引入课题。这堂课的导入非常成功。而在另一个班,没有摔跤,课堂导入的效果很一般。其实不仅是因为老师摔跤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也是因为学生愿意老师和他们一起来建构知识,是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是探索而不是指令,不是高高在上的传授知识。

所以建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很重要。师生关系是教育的第一指标。让学生喜爱我们的老师、喜爱我们的学校,是教育的前提。当学生不喜欢老师、不喜欢学校之时,你的教育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当下的学校教育有暴力,也有冷暴力。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小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执教为师,要有对学生的关爱,对讲坛的热爱。真爱是一切的答案。你对待孩子的方式正决定着孩子的未来。你教的方法,也是你教的内容。方法为内容服务,有时候内容附着在方法上。也许从短期来看,教学内容对学生是重要的;或许从长远来看,方法对学生更重要。教学内容或许会过时,学习方式会影响孩子一生。

课堂对话要拒绝平庸与无趣,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牵引学生的思维。好的课堂能让学生的思维发散开去,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又能自如地收回学生的思维。好的教师有这样的思维牵引力。如帕尔默所比喻的,老师像是牧羊人,牧人要将羊群带到有草吃的地方,并随时注意收拢那些掉队的小羊。老师课堂上如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牵引学生的思维,师生思维的合拍,很重要。有的老师上课只有自己的思维过程,忽视学生的思维过程,二者脱节。这样的课堂教学是无效的,无论你讲多少,原来会的学生是会了,不会的还是不会。羊群有没有吃到草不知道,甚至也不知道有没有小羊掉队。

老师的课堂语言应该清晰、简洁,准确、专业,如果有点激情(温情),或者有点幽默,就更有色彩了。理科教师多理性,语言规范、严谨,其实也不妨偶然有点感性;文科教师多感性,其实也不妨有时更理性更严谨一点。

课堂节奏感很重要,松紧与快慢、浓墨与留白、写意与写实,张弛有度,章法井然。有的地方要讲透,有的地方点到即可,快慢相宜,文火炖汤,武火炒菜。

一堂课四十分钟够不够?因人而异。好的课堂让人觉得四十分钟过得很快,没有吸引力的课堂三十分钟已难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这是课堂的相对论。如果你的教学不是特别引人入胜,建议三十分钟后要变换教学方式,调节课堂气氛等,以重新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课堂上教师的目光要覆盖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觉得老师在看自己。如同小时候看毛主席像,怎么看都觉得老人家在看自己;如同晚上看月亮,走到哪儿都觉得月亮在头顶,月亮走我也走。当然更高的境界是,老师没看学生,学生仍觉得老师内心的目光在注视着他。同样,课堂上的抬头率是教学对话的重要指标之一,学生的目光齐刷刷指向你,说明你的教学能抓住学生,抓住多数甚至全班学生。

功夫在课堂之外。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只是冰山之一角;讲课功夫是备课功夫的体现,备课功夫是平时学习、积累的体现。教师课堂上的游刃有余,其实是课堂之外的厚积薄发。

5.教学对话会生成丰富的意义。

教学是相遇与邂逅。《诗经?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教学也是一种邂逅相遇。很喜欢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中写的这句话:“所有真实的生活在于相遇。教学就是无止境的相遇。”

邂逅与相遇表明的是一种关系的建立。师生在课堂上相遇,就是建立了一种师生之间的关系,或者说建立了一种人与人的关系。在这个关系中,老师要认清自己,只有清晰地了解自己,才能了解学生和学科。有些老师不明白自己每个教学行为的价值取向究竟何在,比如为什么提问?为什么让学生讨论?等等,常有茫然性。

在师生的无止境的相遇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异构想,思维困顿会生成很多新的丰富的意义。你给的东西和他感受到的东西不同,生成的才会永久。一切学习本质上都是自我学习。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机制是同化与顺应,学习的关键是自我建构。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一切的学习都是自学。教学有效性不仅是看学生得到了什么,而是看学生生成了什么,生成了多少。生成的东西,才是真正的拥有。

教学有效性不仅要关注短效,还要关注长效。或许你闲来一句,会触动学生的内心深处,影响他的未来。所以教学有效性要处理好短效与长效的关系、教的效果与学的效果之间的关系、有效性与正当性的关系、有效性与有益性的关系。

教学的生成性和开放性决定教学并不存在所谓模式。现在课堂教学模式满天飞,其实也许根本不存在什么模式,也不可能有一种适合不同学科、不同学段、不同课型、不同教师和学生的所谓教学模式。我希望二中教师不要被僵化的什么模式所束缚,也不会有所谓的二中教学模式,我期望老师们能广采众长、为我所用,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学风格,共同形成二中多元的教学方法。这也是帕尔默所讲的自我认同和自身完整,“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源自教师的自我认同和自身完整”,不同的老师有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五、结语:寻找教育的温度

教育是一个张力的存在:平等与效率、个性与统一、自由与自律、解放与约束、对话与独白、科学与人文、应然与实然、教育之道与教育之术等等,这种张力构成教育的两歧性,也蕴涵着教育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千百年来,正是在教育张力的两端之间,无数教育先哲,从中寻找教育的支点,也形成教育史上多样的教育思潮与教育实验。我对教育的理解(管理即解放、德育即自主、教学即对话)也属偏颇,难免有游移于教育一端的偏向。从理性来看,这种偏向经不起考量;从现实来看,也许恰是矫枉过正的无奈。所以我认为教育不仅培养学生,也要培养老师;管理不仅是约束,也是解放;德育不仅是他律,更是自主;教学不仅是独白,也是交流与对话……我对教育的理解与实践,是基于教育现实已经存在的偏向,做一个反向的修正,也是基于对教育本质的认识。

教育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培养人,促进人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本质上是人类的再生产。教育的使命就是关怀人和人的成长。但是今天的教育失落的正是对人的终极关怀。在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目标上,忘记了人和对人的培养。

教育是生长,是教化,是存养;教育是农业,是慢的事业,是静等花开,静下心来,倾听花开的声音。但是今天的教育充满功利、短视和浮躁,人们已经没有心情等待花开,只想结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这个浮躁而功利的时代,人们甚至已等待不了一棵树的长大,更等待不了一个人的成长。

教育的本真是育人,育人有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道”的层面,一是“术”的层面。“道”的层面是教育的信念、是勤勉、敬业、爱生,是用心做教育;“术”的层面是技术、方法,是课堂的改进,教与学的方式改进。今天的教育失落的不是方法,而是教育的尊严和教育情怀;教育落后的不是技术,而是观念;教育变异的不是术的层面,而是它的价值追求。智慧的缺陷可以用道德去弥补,德行的缺陷不能用智慧来弥补。教育也是如此,教育之术的缺失可以用教育之道来弥补,而教学之道的缺失不能用教育之术来弥补。

今天的教育有点冷。归结起来主要是对人的漠视,人的主体性的缺失。教育是关乎人的事业,关乎人的成长的事业,关乎心灵的事业。现在的教育需要重新发现人,重新找回久已失落的教育的温度。

我的教育观的四个维度其实只有一个指向:关怀人的成长,赋予教育以本来的温暖、善和爱。我的教育信念也基于此:教育应该是有温度的,教育是红烛上摇曳的火光,虽然微弱,却总能给人以光明、方向和温暖。

主办:安徽省教育厅承办: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安徽省电化教育馆技术支持: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版本:V1.1.0

皖公网安备34010402700955号

皖ICP备050040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