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题教育> 自然灾害> 防灾减灾日介绍及减灾自救常识

防灾减灾日介绍及减灾自救常识

来源: admin 发表时间:2013-10-21 浏览量:2328

防灾减灾日介绍及减灾自救常识

2009年3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1989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将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确定为国际减灾日,旨在唤起国际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敦促各国政府把减轻自然灾害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在设立国际减灾日的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设立本国的防灾减灾主题日,有针对性地推进本国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如日本将每年的9月1日定为防灾日,8月30日到9月5日定为防灾周;韩国政府自1994年起将每年的5月25日定为防灾日;印度洋海啸以后,泰国和马来西亚将每年的12月26日确定为国家防灾日;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发生7.6级地震后,巴基斯坦政府将每年10月8日定为地震纪念日等.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设立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将使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一、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几种自然灾害

1、地质灾害:自然变异和人为的作用都可能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所产生的诸如滑坡、泥石流、地面下降、地面塌陷、岩石膨胀、沙土液化、土地冻融、土壤盐渍化、土地沙漠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后果会给人类和社会造成危害.将这种现象称为地质危害.地质危害也包括派生的灾害.种类有: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下沉、地震.

2、洪涝及其它灾害:雨涝灾害、洪水灾害、凌汛灾害、地震灾害.

3、大风灾害:风力达到足以危害人们的生产活动、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的风,成为大风.危害性大风主要指台风、寒潮大风、雷暴大风、龙卷风.

4、热带气旋灾害:热带气旋是一种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的气旋性涡旋.强烈的热带气旋伴有狂风、暴雨、巨浪、风暴潮,活动范围很广,具有很强的破坏力,是一种重要的灾害性天气系统.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热带气旋严重影响的国家之一.

5、冰雹灾害:冰雹是从发展强盛的积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冰块或冰球.据冰雹大小及其破坏程度,还分为轻雹害、中雹害和重雹害三级.我国是世界上雹灾较多的国家之一.

6、海洋灾害: 风暴潮、灾害性海浪、 海啸、赤潮.

7、其它灾害还有很多.

二、常见几种情况的自救方法   `

1、烫伤后,应在第一时间用冰矿泉水或清水冲伤口10分钟以上.如烫伤较轻无伤口,可用獾油、烫伤药膏或牙膏涂在患处.如伤口严重,不可使用烫伤药膏或油剂,不可刺穿水疱.

2、眼睛被化学物品灼伤后,应把整个面部泡在清水里,连续做睁眼和闭眼的动作.冲洗后,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3、地铁或城铁发生事故时,不要擅自扒门,以防触电.即使全部停电,列车上还有可维持45分钟至1小时的应急通风,不必担心缺氧问题. 4、人被宠物抓伤、咬伤后,首先要挤出污血,用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至少20分钟,并涂擦75%的酒精,然后到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接种疫苗.

5、如果衣服着火,立即躺下并用手遮住脸部,身体不断滚动以扑灭火焰--遮住脸部可预防脸部被烧伤,制止热气和烟雾进入肺部.油锅起火,要迅速关上煤气,并将锅盖平推到锅上,或将大量生菜倒在火上灭火.

6、微波炉工作时,人应当离开炉体1米以上,防止微波辐射伤人.电器起火时,要先断电,再用湿棉被、湿衣服把火压灭.电视机、电脑起火时,要从侧面靠近灭火,以防显像管爆炸伤人.雷雨天气,太阳能热水器用户切忌洗澡.

7、发生地震时,如果在家中,应躲在面积较小的房间内,用衣服捂住口鼻防尘防烟并保持低姿.如果在外,切勿在立交桥等高大建筑物附近停留.

8、如果被通知上空有毒云或可疑云团,在室外要沿侧上风方向避开烟幕快速离开;在家中应用湿毛巾和衣服护住头,用塑料袋挡住眼睛.

9、如遇到了火灾,首先保持5秒钟的镇静,尽快选择一条切实可行的逃生路线,如经常使用的门、窗、走廊、楼梯、太平门、安全出口等.在打开门、窗之前,必须先摸摸门、窗是否发热,如果发热,就不能打开,应选择其它出口.如果不热,也只能小心地打开少许并迅速通过,然后立即关好.当你熟悉的通道被烟火封锁后应该先向远离烟火的方向疏散,尽量避免向楼上疏散.同时,一旦到达一个较为安全的地方,决不要停留在原地,应迅速采取措施,向着火层以下疏散.当然,最好是能到达地面.   特别提示:每个家庭应当准备一个应急包并放在离门口较近的位置.家庭应急包中的必备品包括:可供3天的不易变坏的食物和水、电池供电的收音机、手电筒、多用刀具、卫生纸、雨具、口哨、地图、绳子、药品和亲友通讯录.

 

 

主办:安徽省教育厅承办: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安徽省电化教育馆技术支持: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版本:V1.1.0

皖公网安备34010402700955号

皖ICP备050040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