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

您的位置: 教师研修> 学科研修> 肖培东:语文,老老实实教会学生读书

肖培东:语文,老老实实教会学生读书

来源: 浙江省永嘉县教师进修学校 肖培东 发表时间:2017-10-22 浏览量:1779

语文,老老实实地教会学生读书。这句话,是钱梦龙先生说的。

最初,我把钱梦龙先生说的这句话写在笔记本上的时候,多少有些嘀咕。那么简单,那么直白,就像愚公随手挖下来的土石。今天看来,这样一句素朴的、看似浅显的话语,蕴含着多么丰厚的语文教学内涵和哲理,尤其是在喧闹芜杂又极缺语文水分的当今,这句话更让我醍醐灌顶。金声而玉振,这是教师数十年语文教学思想返璞归真后的智慧凝结。钱梦龙先生追求的语文课堂,是“语言学习和人文教育不着痕迹的自然融合”的语文课,是“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进入文本深处,在理解、品味语言的过程中领略祖国语言的精妙,进而建构文本的意义,积累必要的知识,获得审美的愉悦”的语文课,是着眼于“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帮助学生实现发展的真实的语文课。其途径只有一条,即“老老实实地教会学生读书”。

这简单的一句话,有4个关键词,很值得语文教师深思。

第一个词“读书”。这是钱梦龙先生强调最多的一个词,语文课说到底就是做读书的事情。读书,才能发现语言;读书,才能感悟语言;读书,才能理解、品味语言。林语堂先生批评当年语文教育的几个怪现象:一是“所读非书”,二是“无书可读”,三是“不许读书”,四是“书读不好”。归结到一点,就是不读书。这种现象在今天依然严重,学生不读书,教师不读书,语文课不读书,生活中不读书,只有或功利的应试训练,或花枝招展的影音播放,或浅表式、碎片式的伪阅读。而要扭转阅读远离甚至消逝的现状,最应与读书关联的语文教师和语文课堂,就必须引导学生学会读书。语文课,必须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学习活动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目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必须依靠读书来完成。

教师不仅要自己读,备课时还要想着怎样让学生读。正如钱梦龙先生所说,“每教一篇课文之前,我总要先反反复复地读,一直读到确实‘品’出了味儿,才决定怎样去教”,“我在备课的时候,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怎样‘讲’文章,而是怎样鼓励学生自己‘读’文章”。读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也是基本方式,学生的语感是在对范文反复诵读、品味中逐步形成的。钱梦龙先生在《愚公移山》的教学中,对学生文言字词理解这一目标的达成靠的就是学生读书:读出了“年且九十”的“且”,读懂了“始龀”中的年龄,读懂了“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的省略句式。精彩的问是为了扎实地读。多给学生读书的时间,先生经常这样教导我们。“读书”二字,我还得再读。

第二个词“学生”。钱梦龙先生曾说过,“我始终认为‘教学’的宗旨在于‘教会学生学习’,因此教师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学能力,使学生学到一辈子有用的东西”。这也就发展成了“三主”教学中的“学生主体”论,且置于第一位。“因为在我的教学中,首先确认学生才是学习、认识的主体,教师是不必代替也不能代替的”。在钱梦龙先生的课堂,“几乎每个学生都真真切切体验了一回做学习‘主体’的快乐”。先生从不自己去讲答案,都是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主动阅读,教学都是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地进行的,字词教学、人物关系解读都是基于教学对象的实际知识建构及需求。比如《故乡》一课,问题全是学生提出来的,又是学生在讨论中自己解决的。

第三个词“教会”。注意,不仅仅是教,而且要走向“会”。这就是教学要追求实效,要给予方法。钱梦龙先生熟谙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学思想,对叶老“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一教育名言极为推崇并努力践行。自读式、教读式、复读式这“三式”就是从操作层面指导学生学会探究、学会讨论、学会参与,最终学会阅读。“学会”,才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能力的最真体现。

最后一个词“老老实实”。这是态度,也是语文教学的方法。在语文教学已经乱花迷人眼的今天,尤为重要。“我教的是语文”,“我的所有教学活动都应该有助于学生正确、熟练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钱梦龙先生这样老老实实地说,也这样老老实实地做。课程意识助他定向,教学理念助他得法,长期践行助他生慧。他上课最关心的问题是“学生是通过怎样的途径进入文本的”,他更重视指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学会“咬文嚼字”,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咀嚼、品味文本语言。

老老实实,不是拒绝时尚,而是不让语文被异化被扭曲,这体现了语文教师的学科尊严和教学坚守力。让语文走向语文,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老老实实是在守住语文教学的魂。这给裹挟在纷繁复杂的语文乱象中的我们深刻的指引。

当我回过头来看自己走过的路,弯曲的、迷茫的、浮沉的,直至今天还算清晰的路,我很感激钱梦龙先生这大地一般朴素又深刻的话语。语文教学,老老实实地教会学生读书,别无其他。

主办:安徽省教育厅承办: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安徽省电化教育馆技术支持: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版本:V1.1.0

皖公网安备34010402700955号

皖ICP备050040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