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动态>动态详情

学习《学习方式与学习活动设计》读书笔记

教学过程是真正的师生互动、学生自由探究、积极创造的过程,而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和全面包办代替。面对如此现状,我们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注重个体的自主选择,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都应该积极地提倡。

学习方式非常重要,它决定了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最后会成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对“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倡导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充分发展和全面素质的培养。可以说,探究和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而这种学习方式对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在推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提出“探究和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研究有其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是什么?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主要包涉以下几个方面:

1、互动。从现代教育信息论的角度看,教学中的互动方式大致呈现为四种类型:单向型、双向型、多向型、成员型。合作学习认为,教学是一种人际交往,是一种互动,其间必然涉及上述四种信息互动

过程和模式,缺一不可。合作学习必须贯彻“人人尽责”、“平等参与”的精神。“人人尽责”意味着每一个人都必须对小组的学习和成功有所贡献,每一个人都必须在小组中展示自己的才华与能力。这就是说,每一个人都不应该当观众,更不能当南郭先生。人人尽责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至少要让小组同伴看到,在说、写、画、操作等一系列的活动中,自己都尽力了。

2、目标。合作学习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非谁知品质。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急诊,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与竞赛。同学之间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了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同时,又通过互相关心而满足了归属的需要。

3、师生观。合作学习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它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巧妙地运用了生生之间的互动,把“导”与“演”进行了分离与分工,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教师与会由此而使自身的工作负荷得到,可以有时间研究教学问题,科学设计教学方案,进行教学改革,确保“导”的质量。学生由于主体性得到了体现,自然会产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会把学习当作乐事,最终进入学会、会学和乐

学的境地。教师的负担也可以由此大减,教学的良性循环也会因此而建立起来。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参与者”等多种角色。,师生之间应从原有的“权威-服从”逐渐变成“指导-参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