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动态>动态详情

吴集中学绿色学校创建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学校厚植绿色发展理念,加强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提升师生生态文明素养,养成绿色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根据《教育部办公厅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绿色学校创建行动方案>的通知》(教发厅函〔2020〕13号)、《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绿色学校创建行动的通知》(皖教秘发〔2020〕221号)和《六安市教育局、六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六安市绿色学校创建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六教秘〔2021〕32 号)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突破口,积极营造绿色、和谐的育人环境,提倡低碳生活,不断增强师生环保意识,提高环保能力,创建绿色校园。 

二、工作目标

(一)通过开展创建绿色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进一步规范学校各

项管理工作,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以深化环保教育为载体,以传授“绿色”知识、启迪“绿色”思维,

培养“绿色”品质,灌输“绿色”观念,养成“绿色”习惯为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和底蕴。

(二)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环保教育,

培养环保意识,提高环保能力,让学生知道我们呼吸的空气、饮用的

水源、赖以生存的土地、沐浴的阳光、看到的秀美的山川、身边的花草树木都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让学生知道我们身边的哪些行为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行为;学生还应知道大气、河流、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和各种生物构成了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让学生确实感受到是地球养育了我们,地球只有一个,从而增强爱护地球、保护地球的责任感;让学生确实感受到是清新的环境和可爱的动植物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生活,从而形成保护环境的自觉行动。

(三)以校园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实现校园内部的绿化与美化,实现“美景入眼,净化心灵”的目的。

三、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要求

1、全体师生要认真学习创建"绿色学校"的有关文件及评价标准,明确意义,积极参与有关研究和实践工作。

2、转变观念,把环境教育渗透到各学科,要重视环境教育。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专题教育, 不断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充分发挥思政课的育人作用,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突岀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的知识点教育和理念引领;在各学科课程中有机渗透生态文明教育,使专题教育、各学科资源与思政课相互融通、相互促进,形成完整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体系;实现生态文明教育全覆盖,不断改进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加师生互动环节、实践环节和体验环节,不断提升生态文明教育教学效果。

3、抓好党员干部、教师学习,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纳入会议学习、教师培训等内容。

4、大力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等,引导广大师生正确认识国情和市情,倡导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5、要以各种活动为载体,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具体要求为: ①各班以创建绿色学校为主题开好一次主题班会、出好一期黑板报。 ②制订并落实师生环保公约,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③认真组织开展系列环保教育与活动。    6、贯彻绿色生活方式

(1)从日常生活节约用电、用水做起,节约资源。

(2)绿色消费,环保选购。不吃口香糖,不用易造成污染的产品。

(3)自备茶杯,不用一次性产品,如一次性筷子、方便饭盒。

(4)分类回收,不乱丢垃圾,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5)保护自然,爱护学校的绿化,善待一草一木。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机构

1.组织建立创建绿色校园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强化责任。

学校成立由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中层干部等为组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由中层干部、班主任、备教组长等组成的工作小组,具体负责领导和组织迎评工作,并分层落实责任,组织开展迎查准备工作。校长亲自抓,总务处和教导处紧密配合,将环保教育纳入到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中去。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长:冀荣俭 副组长:何士诚 康德荣

员:龚保华 余勇 赵国光 张俊保 周传祥 刘德军

工作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康德荣

成员:刘德军 张俊保        王纪    

2.建立以班主任和学科教师为骨干的教管机制。

3.按计划开展教育活动,完善检查机制,坚持记录,定期总结。

4.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推动创建“绿色学校”工作。

(二)完善环保队伍建设

1.定期组织教师开展环保学习活动,增强教师环保意识,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2.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机制,以学校为中心,带动社会环保意识发展,使环保教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3.利用参观、学习、培训、讲座等方式促进环保意识发展,切实落实工作。

(三)加强学校环保硬件建设

1.绿化校园。整体规划校园建设,对学校的花草树木合理调整,使植物群落布局合理,校园绿地率达到30%。

2.美化校园。加强校园环境整治,美化校园环境。设立环保标语牌,悬挂环保主题的图片或美术作品。增设环保宣传栏,学校宣传媒体定期展出或播放环保内容的文稿,努力营造环保氛围。

3.净化校园。加强学校环境卫生建设,做到校园净化,教室整

洁优美,寝室规范,厕所清洁,食堂卫生符合标准。

4.加强学校环保硬件建设。加强“生态校园、和谐校园”建设。

(四)开展环保教育活动

1.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寓教育于活动中。挖掘各科教材中环保教育因素,结合环保的热点和敏感话题创造性地开展环保教育,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各学科都要将环境教育列入教学计划,培养学生自觉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2.大力开展宣传,促进全社会环保意识发展。设立环保宣传栏,各班级要设立宣传墙报,校园内张贴宣传标语,充分利用学校橱窗、展板、网站、新媒体等线上线下平台,宣传生态文明知识,开展绿色生活主题宣传,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氛围,并结合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低碳日和节能宣传周、中国水周、粮食安全宣传周和植树节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师生参与节能、节水、节粮、环境保护、关注森林、义务植树等生态环境保护等绿色实践活动。把绿色实践活动与班团队活动、综合实践课程、研学旅游等有机结合,充分利用校园、自然、 社会等各类教育,实现生态环境教育和绿色实践活动全覆盖

3、发动学生宣传环保知识,并积极投入到实际活动中,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开展环保活动。

4、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环保教育实践活动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环保调研和社区环保实践活动。

五、做好环保教育工作总结,注重实效和档案管理

1、加强环保教育工作总结交流。在校园网、校报开辟“绿色环保”专栏,宣传关于环境教育的方针政策。

2、做好环保档案的整理工作,学校档案室和各部门要加强档案管理,对有关环境教育的文件、计划、总结、论文、书刊、优秀教案、录像等资料要妥善管理。 通过营造绿色校园,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使全校师生树立环保理念、倡导绿色消费、促进资源节约,提高绿色教育水平;让学生切实掌握各科教材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师生环境意识较高并积极参与面向社会的环境监督和宣传教育活动;使校园更加清洁优美,文明健康,清新宜人,创设一个真正绿意融融的“绿色学校”。

 霍邱县高塘镇吴集中学

2021年9月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