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生活中的保育要求及实施对策

作者: admin 发表时间:2014-03-18 浏览量:4974

一、晨检

保育要求:

1、观察幼儿入园时的情绪:是否高兴、是否精神饱满。

2、观察幼儿的仪表:衣服干净、整齐否;鞋子有否穿错等。

3、检查幼儿的口腔:观察扁桃腺有否红肿;舌头有否溃疡;牙龈有否出血等。

4、观察幼儿的体表:有否外伤,如脸部有否擦破、脚有否扭伤等,身上有没有出水痘、生疖子、出疹子等;脸、脖子、耳朵是否干净。

5、询问家长或幼儿:有否不舒服;早饭有否吃饱;有否带危险品及项链、戒指等;有否与传染病人接触。

实施对策:

1、发现幼儿仪表不整洁,应要求家长为孩子整理或请幼儿自己整理。

2、发现幼儿带有小刀、铁钉、弹子等危险品,应劝其拿出;戴有项链、坠子、戒指等,让家长带回家或请班上老师暂时保管。

二、游戏及体育活动

保育要求:

1、事先检查室内外场地设施、运动器械、玩具等是否符合安全、卫生要求。

2、检查幼儿的服饰、鞋子穿着是否便于运动。

3、活动中注意幼儿的情绪、活动量、服饰的增减,对体弱、年龄小的幼儿应给予照顾。

4、活动后及时穿上衣服,让幼儿饮水。

实施对策:

1、发现场地、运动器械有问题,要及时解决,排除隐患,如不能马上解决的应更换活动内容。

2、活动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观察,如发现幼儿鞋带散开,要及时提醒幼儿系好,或帮其系好,以免跌倒。

3、发现幼儿出汗过多,要减少活动量和着衣。

4、发现个别幼儿有异常情况,要及时送医务室检查、观察。

三、集体教育活动

保育要求:

1、注意幼儿的坐姿是否正确;握笔姿势是否正确。

2、注意保护幼儿视力、听力和嗓音。

3、在采光充足、通风的活动室内活动。

4、注意动静交替,适时变换活动方式。

实施对策:

1、随时提醒并纠正幼儿的坐姿与握笔姿势。

2、定期调换幼儿的座位,光线强度、射入方向要适宜;说话、唱歌时不大喊大叫,连续唱歌时间不宜太长(小班不超过7分钟,中大班不超过10分钟)。

3、控制乐器声、广播声的音量,防止噪声干扰。

四、进餐

保育要求:

1、观察食物的冷热、软硬及新鲜程度。

2、做好进食前桌面、餐具及幼儿手的清洁工作。

3、观察幼儿进食的情绪、食量、速度,纠正幼儿的偏食、厌食习惯,对体弱、吃饭较慢的幼儿给予照顾。

4、提醒幼儿慢慢进食,以防鱼肉骨头、果核等吞入。

5、不训斥幼儿,保持愉快的就餐情绪。

实施对策:

1、从食堂开始,把好食物的卫生关、质量关。

2、培养幼儿进餐前洗手的习惯。

3、发现幼儿偏食、厌食,要及时进行教育,讲清道理,提高幼儿科学进食的自觉性。

五、午睡

保育要求:

1、观察幼儿睡觉姿势是否正确。

2、寝室布置应素雅些,色彩和光线不宜太强烈,室内温度夏天应保持在26-29°C,冬天保持在18-20°C

3、注意提醒多尿幼儿及时上厕所。

4、根据四季气温变化,适时增减被褥。

实施对策:

1、午睡时要进行正确睡姿指导,随时矫正不良睡姿,如趴着睡、蒙被睡等。

2、加强巡视护理,对多动、难以入睡的幼儿,要给予个别关注,帮助其入睡。

3、发生突发事件(如高烧、抽筋等)应立即妥善处理,竭尽全力保护幼儿。

六、离园

保育要求:

1、离园前提醒并帮助幼儿整理服装,检查仪表整洁,帮助幼儿携带好自己的物品。

2、组织好离园前等待时的活动,注意幼儿的安全,防止幼儿独自离园;另一方面要严格把好接送关,防止陌生人和未成年人接走幼儿。

实施对策:

1、严格把好接送关,把幼儿交到家长手中。

2、建立离园前的值班制度,值班人员需在送走最后一名幼儿后方可离岗。



皖公网安备34010402700955号

皖ICP备050040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