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1)和(2)班历史教学工作,回顾一学期来有成功也有不足之处,为使今后工作有新的提高,特对本学期工作回顾反思。
二、学情分析
两个班的班风学风存在着差异;每个班内有50%的学生学习习惯差,这部分学生是厌恶学习,不会学习。从每次单元测试来看,前两次九(1)班班级均分略最于九(2),但最后一次月考,九(1)班均分低于九(2)4.2分,由于每个班学生的成绩差异较大,本人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对学生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学先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在学生对历史稍感兴趣的基础上,重视知识点的记忆;在知识选材上,适当加强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学习习惯较好的学生,教学中我除结合教材的材料阅读,还扩展了一些内容,有助于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拓展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分组讨论,人人参与交流讨论等教学活动。
三、教学措施
课前认真编写学案,于上课前一天发放,让学生事先预习,对模糊的地方标上记号。教学过程中,对照学案的要求,认真组织教学;教学中做到“以生为本”,把教与学有机结合起来,能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个别开小差、打瞌睡的学生能及时通过各种形式的提醒让他回到课堂中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倡导他们有自己的见解。同时,能够抓住时机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情感教育,教与他们知识和为人处事的道理。
另外,在教学中贯彻“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综合性、科学性、巩固性”的原则;做到精讲精练,概念清楚明白,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讲清,切实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1.抓好常规教育,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及时了解每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