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0—21学校组织了期中考试,历史是使用了十二中的期中历史试卷,试卷总分值为100分,学生答题的结果不如预期,两个班的均分为63.7分,即:九(1)班为62.3;九(2)班为65.1。为了今后的教学能取得更大的成绩,需要总结经验教训,下面就这次期中考试的情况作以简单分析:
一、教师方面:
1.课时和内容所限,任务重,为了加快学习的速度,想在11月份中旬学完九年级上册的内容,我没给学生复习历史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在课后复习,导致学生对于整节内容不能形成系统的认识,影响了他们对教材内容的掌握。
2.由于引进试卷的考试范围是全册教材,我的教学内容(后3课)没有上完,导致学生在答题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
3.平时督促检查的力度不够。
4.上课时,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常补充课外内容多,有时占用时间太长,课堂上应适度调整。
二、学生方面:
1.部分史实不清,张冠李戴,是致命的弱点。
2.部分学生态度不端正,或不重视,或认为历史很好学,又是开卷考试,就是落下也能很快赶得上。
3.解题技巧的欠缺。表现在如何从四个选项中找出最佳项,提高正确率;如何审好题,做到紧密结合题目要求作答;如何合理安排卷面,尽量多得分等等。
4.看书不细。未能听进老师的忠言相告,一相情愿地以为这儿不考,那儿不考,存在侥幸心理,结果遭受沉重一击。
5.不会读书。学生习惯了把一节教材从头念到尾,而较少注意抓住历史发展的脉搏,体味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领略历史的博大与精深。
6.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上课经常不听,课后有不肯下工夫,难度较大的发散思维的题,在作答中就抓不住重点,乱写一通,这是成绩不理想的最主要原因。
三、今后的措施:
1.积极引导,增强学生对历史学科学习的重视程度,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2.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热点、焦点,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科学严谨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答题方法和技巧。在平时教学中,要加强有针对性的训练,引导学生注意仔细阅读材料,提取关键词和有效信息,找准答题角度。要注意把握解题思路,对于同一材料同一知识要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对于重点题、典型题要进行练后分析,分析失误之处,进行纠错并完善答案。
4.加强合作。以后我要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取长补短。多向周边学校的同行取经,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