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内容为科学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活动1“幸福之家初规划”的内容,在教学设计及过程中依据教材,同时加以知识拓展。
教学过程分两步完成,第一步:引入课题后不着急展示作品,首先由教师带着学生以“欢乐家庭总动员”为主题完成P113“研究室”中的内容,然后总结规划的步骤。第二步:通过缩略图的展示让学生发现每页的相同之处引入母版,为了让学生更清楚母版的功能在此展示模板的应用,很明显的变化让学生明白了母版的作用,接下来放手让学生按课本独自完成制作,个别疑难技术点请学生演示,为了提高速度并让学生都掌握要点技术我们采用小组比赛的方式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达到互帮互助学习的效果。
通过课堂中学生的反应及学生完成任务情况,有如下改进与优点,总结如下:
改进之处:
1.作品规划与实际制作效果有差距。在讲述规划时采用书本中的5个题目“师引导学生答”的方式进行,全班确定了同一个主题“欢乐家庭总动员”,可是这样讲解规划的结果是导致学生没有太多闪光之处,没有突出学生自己的想法,有的甚至是模仿课本的过程。母版也是完全让学生按课本的模式制作,结果是作品千篇一律,给评价也带来麻烦。现在我的设想是:在规划阶段可先在黑板写出规划四步骤图,首先演示课本示例作品然后由学生发现其幻灯片张数并分析其主题页、版面、框架结构,接着让学生自己确定主题进行作品的规划,画出框架图并在全班投影展示,同时请学生上黑板完成自己的规划步骤空格的填写;在讲完母版的优势之后放手让学生自己挑选素材制作自己特色的母版,这样做出来的作品才是真正源于学生。在后面的班级中,我尝试过按这个思路来完成规划,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规划的作品很有新意,但对于能力弱的学生,规划完成效果不佳,在后续的课上,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设计阶梯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2.母版的概念应表述更清楚。在第一个班讲解母版的优势时,我采用了模板的快速应用来让学生明白模板的作用,但后来我直接从模板跳到母版,没有讲清二者的联系和区别,并且没有对母版的概念进行细致的讲解,让学生有些模糊。在第二个班上课时注意二者的联系对比,学生理解更容易。
3.在制作母版之前可以结合课本中母版构成图让学生分析其中的构成元素并请学生回答每个元素的制作方法,这样可以为后来制作过程减轻负担。
4.增加板书量。这节课有很多值得写在黑板以吸引学生注意并增强记忆的内容,比如:规划四步骤、母版、母版构成元素等,整理规划板书,突出课程重点很重要。
优点:
1. 从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兴趣、贴近身边事,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兴趣,让学生愉快、主动地学习,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 情景教学创设得当,注重情感教育。
3. 教学过程始终具有实践性,能让学生充分动手,重视能力培养。
4. 教师的夸奖、鼓励融入课堂的每一环节。
这节课的内容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不断修改、反思、改进,已基本达到预期效果和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开心愉悦,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教师也通过不停的讨论和改进,对这节规划课的把握能力更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