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山七镇燕春中学

燕春中学记

舒城西南山区,有村曰三石寺。此地交通便捷,一0五国道贯穿其间。其南倚万佛山之崔巍,北接万佛湖之氤氲。三石寺东南二里,原有江淮机械厂,现为燕春初级中学所在地。

“燕中”四围岗峦起伏,草木丰茂,清流蜿蜒,恍若桃源。

至若春到校园,映山红撩人心醉,垂杨柳情丝妩媚,红叶李春风摇曳,黄莺鸟百啭千回。夏日佳木葱茏,绿意扑面。秋则草木陨萚,枫叶流丹。冬雪校园漫天舞,红梅枝头着意开。

一千九百六十九年,燕春中学肇始建校。校园背倚巍巍金竹山,面临清清程河水。艰苦岁月,荒野田边劈出场地一片;困难年代,土墙青瓦撑起校舍几间。此后二十年间,金竹山下,莘莘学子,闻鸡共起舞;程河岸边,翩翩少年,挑灯齐夜读。一代代“燕中”人,教书育人,情满山乡;一届届好后生,勤学苦读,桃李芬芳。

“燕中”首任校长张传宏,带领第一代“燕中”人,白手起家,艰苦创业,走过一段漫漫求索路。再任校长吴方合,1979年接任, 1982年调离。三任校长吴宏福,任期两年,接受组织安排去了地方政府。1984年,从安徽工业大学毕业才两年的陈宝贵这根“嫩竹扁担”挑起了“燕中”校长重担。两年后,陈宝贵调到晓天中学,在教育界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老将汪德和继陈宝贵之后来“燕中”履职。

一九八九年,江淮机械厂搬进滁州城,燕春中学校迁来三石寺。从此开创“燕中”历史新纪元。斯时,我中华国门已主动敞开十载春秋,各界改革风生水起。随之而来的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一划时代的教育盛事。

“燕中搬迁三年后,汪德和即到新成立的燕春乡教育办公室供职。彼时,有着丰富工作经历的施德平同志,入主燕春中学。从此,“燕中”与施德平校长结下二十年不解情缘。二十年情缘,二十年巨变。期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如期实现。2004年,燕春中心校成立,同年,新教学楼竣工投入使用。2006年,“农远”工程开通。2008年,学生宿舍楼落成,2009年,师生食堂建成。教师周转房建设也早在酝酿中。

目前校园占地近8985.7平米,建筑面积4575平米。校园拥有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等球类运动场地。1200平米的100米直跑道运动场一处。一栋800平米教学楼了已破土动工。仪器室、实验室、音乐室、体育室、图书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等功能教室也一应俱全。

学校现有教学班9个,学生203人。现有教职工39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10人,初级职称25人,高级技工1人。

2014年,燕春中心学校撤销,更名为燕春初级中学,隶属山七镇中心学校,而施德平同志也坦然离开他悉心经营二十多个春秋的燕春中学,去山七镇中心校任党支部书记一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此时,原黄河初级中学叶之军校长因轮岗需要,来燕春初级中学主持工作。

叶校长来“燕中”,恰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又一教育盛事。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一系列配套建设相继启动。先是接受上海良时公司捐资,浇筑了水泥操场。接着教师周转房开工兴建并投入使用。教学楼屋面彻底翻修,墙面重新粉刷,而校园门楼改建工程也如期竣工。下一步,“燕中”还将兴建1500平米环形运动场一处。届时,燕春初级中学将形成一所中等规模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在谋划“燕中”发展问题上,叶校长提出了“燕中”的“四化”建设,即“净化、绿化、美化、文化”。“四化”建设,蓝图业已描绘,发展指日可待。

学校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逐步形成了“文明、和谐、进取、求真”的校风;“厚德、博学、善导、乐教”的教风和“乐学、善思、励志、笃行”的学风。

“燕中”虽处山区,宛然小家碧玉。其教育教学成果丰硕,学校和教师收获的荣誉不计其数。在历年中考和期末质检评比中多次荣获县教学成果奖项。部分教师荣获县、市师德标兵称号、先进个人或江淮好老师提名。县级教学能手、骨干教师也不乏其人。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四十七年,风吹雨打,三千燕春子弟,入学勤学苦读,满腔热情铸青春;半个世纪,寒来暑往,八方龙舒儿女,献身燕春教育,三尺讲坛写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