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动态>动态详情

彭塔镇名家汇小学学校资源平台管理制度

为推进优质数字资源规模化、常态化、深层次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使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真正融入到学校教学环境中去,切实提高资源应用率与课堂教学效益,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校管理制度如下:

一  成立组织

学校成立资源平台及信息化教学管理领导组

组长:汪利

副组长:张法路

成员:李正阳  李露义  李义  万世娟  罗世利

副组长张法路负责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管理过程中教师使用情况的登记与汇总。

二  工作要求

1  学校根据管理要求对教师资源平台使用情况进行管理,全体教师的论文、计划、总结、备课、试题等各方面逐步实行电子化管理,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

2  学校依托安徽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好自己的特色云空间主页,教师建设个人空间主页,能够围绕课堂学习实现师生交流,起到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结合学校实际,适时指导学生建设个人学习空间和跨学科的班级学习型主题网页。

3  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信息化校本培训,做到有计划、有过程、有记录;要求做到有教学设计作品和资源开发成果,定期开展与教育信息化相关的特色教研活动;要求教师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活动,按学校规定完成信息化教学应用课时,积极参加各级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竞赛活动。

4  学校专任教师必须掌握教育信息化设备的操作方法,正确使用计算机、智能交换平板一体机等设备。教育学生爱护设施设备,指导学生正确操作使用,保证使用触屏设备时的个人卫生与适当力度。课前检查设备的完好情况,使用完毕后,必须按程序整理好设备物件。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学校管理人员,由专人维修,其他人员不得私自动手维修,否则,造成不良后果,照价赔偿。

5  定期检查评比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使用情况,确保教学应用达标。教师使用“班班通”“智慧课堂”开展教学活动,“班班通”每期应达到总课时的60%以上“智慧课堂”开课率达到80%。任课教师利用“班班通”“智慧课堂”设备上课后,要督促值日学生干部认真填写《多媒体教学使用记录册》或《“智慧课堂”应用记录册》。教务处对各班级任课教师“班班通”“智慧课堂”上课情况及时汇总、通报,并作为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

6  加强对教师电子备课的管理。教师把自己的电子备课上传到资源平台个人主页,文本内容的设计要体现一定的课堂教学模式。媒体素材和课件的使用要恰当,链接自如。电子备课要有分工备课和个人自备两个阶段。分工备课的主备教师要提前一周备好电子教案蓝本,上传于学校主页的教学设计栏目。执教教师将其下载到自己的备课文件夹中,根据班级与自己的教学实际,对下载教案修改增删,体现出二次备课。二次备课经教研组长签字同意后,上传到主页的教学设计栏目替换原始教案,并予以保存。主备教师还要在自己授课后,及时填充不少于60字的所备教案的小结与反思。教务处定时或不定时按要求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与教师交换意见。

7  定期评比教师和学生的个人学习空间。检查是否有空间备课、学习交流、制作、收集、上传教学资源。教师和学生在使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时,须按要求进行身份验证和注册,使用学校统一编排下发的标准信息码和注册口令。个人信息设置要简单大方,既有个性化又包含有本校标识的共性。创建文章、发表文章、上传视频、发表微博要严格遵守学校和主管部门的对于网络的管理纪律。老师在讨论群组中采用跟帖的方式批阅统计成绩。

8  加强班级空间的管理。班主任要及时更新班级学生的信息,保证实际学生与空间学生一致。要及时把班级活动及管理情况上传到班级管理空间,加强家校联系,让家长通过班级空间了解参与班级的管理,及时督促学生完成网络学习任务。

9  建立教育信息化档案资料资源台账。积极为学校教育资源提供各种优质教学资源,每学期每位教师提交的资源数量不少30份。信息化管理员要认真填写《资源登记册》,及时对下载、购买、上级下发等渠道来源的教学资源进行收集登记,分类存放。按照不同课件资料的技术要求,定期对其维护保养,保证完好无损。

 实行奖励机制

建立教育资源平台暨信息化应用奖励机制,引导教育信息化在校园管理的多个区域广泛应用。对在各种信息技术应用竞赛中获奖的师生和教育信息化应用突出的教职员工给予奖励,并纳入教师年度考核。

名家汇小学

2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