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动态>动态详情

榜样的力量:命运多舛守初心 砥砺前行铸师魂(转至霍邱县教育局)

——记一位脑瘫患儿的母亲张士勤老师

她叫张士勤,霍邱县花园镇中心小学的一名党员教师,虽命运多舛,但她却在风雨中守候,在信念中坚守,披肝沥胆、与时俱进:报党恩,跟党走,初心不改;担使命,铸师魂,砥砺前行!

杏花春雨,秋风梧桐,十六年的讲台生涯,她洒下了忧伤泪水,也留下了欢歌笑语;有酸甜苦辣,也有喜怒哀乐;曾阳光明媚,也曾风雨兼程。但是不管如何,她说:“我收获最多的还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成就感和幸福感。”

2005年,她以优异的成绩竞争上岗了,初为人师的她带着满腔热忱,怀揣教育梦想,来到了霍邱县临水镇李集学校。由于学校是九年一贯制。她服从分配担任七年级语文和小学三年级数学的教学工作。那时小学还在老校区,两校相隔一里有余,她就一节语文、一节数学的在两校之间来回跑,且不说跨校区、跨年级、跨学科,任务重, 压力大,单就刮风下雨时,泥里水里地趟,就是一种难言的折磨了。“每当我不堪忍受时,耳畔总会回响起孩子纯真又略显稚嫩的声音:

老师,你辛苦了,我们都喜欢听你上课!

老师,你的衣服湿了,冷不冷?

老师,我的雨伞大,放学借你用!

……

一句句暖人心的话语让她如沐春风,她觉得能做平凡的绿叶,守护这满园的红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2007年爱人被“同化”,放弃了城市优厚的待遇和繁华,“妇唱夫随”,也献身给了教育。终于结束了长达两年“牛郎织女”般的异地分居生活,修得圆满。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2007年10月份,她的婆婆被查出患有尿毒症,并且已经到了晚期,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巨额的医药费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而爱人当时刚上班,被分配在距她学校20多里外的偏远小学任教,早上去,晚上才能回来。刚刚出生不满周岁的女儿没人带。每当上课铃响起,她便狠心丢下女儿奔向教室。白天精疲力竭,晚上哄睡孩子之后,她便伏案备课、批改作业,直到深夜。同事们多次戏说她不是孩子亲妈,她说:“不是我铁石心肠,而是我更清楚的明白:我不仅是母亲,我还是老师,我的肩上还担负着另一份责任!”渐渐地她消瘦了,从100多斤瘦到了不足80斤。他们最困难的时候,甚至连孩子的一袋奶粉都买不起。朋友知道境况后说:“苦累、贫穷一辈子,这教师不干也罢!”张老师却说:“是的,当教师既没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也没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豪迈。但如果说孝顺父母是为人子女应尽的义务;抚养孩子是为人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教书育人便是为人师者应尽的天职,我又怎能舍其而去?”

时至2016年,二胎政策全面放开,她迎来了二宝,可就在还没来得及尽享天伦、品尝幸福的滋味时,在那个黑色的7月她和爱人经历了风寒阴霾的苦砺,陷入了有生以来最煎熬、最痛彻的绝望深渊——六个月大的儿子被确诊为重度脑瘫。智力、精神、语言、运动等多重一级残疾,同时患有痉挛性癫痫,这是一种世界级的罕见癫痫,就连医生也束手无策。当时唯一能做的就是带孩子奔波于合肥、上海等地各大医院,在确诊后的两三年时间里孩子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医院里度过的,期间张老师已记不清在病危通知书上签了多少次字。“不想哭泣,却痛的无法呼吸;不想放弃,却又无能为力。那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无助和无奈,无情地吞噬了我。”了解他们情况后,闫春新校长带头并发动全校教师捐了四万多元;教育局关工委、镇党委政府也给予了大病救助;县残联也第一时间为孩子申请了国家免费康复项目。“感谢领导、同事,感谢党委、政府,感谢社会各界给了我面对的勇气和生活的力量,‘雪中送炭’之恩,无以为报,唯有立足本职,恪尽职守,加倍努力地去工作,方能回报。”她在师德演讲中真情的诉说。于是同年9月,她放下病娃,毅然返校,接受了七年级和四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并担任七年级班主任。三年如一日,她成了全年无休的人,陪伴学生,照顾病儿,成了她全部的生活;早上五点半起床带学生跑操、上早自习……晚上看完学生就寝,十一点睡觉。她所带班级被评为县“先进班集体”,班里三分之一的学生考入了重点高中。毕业那天她对即将离校的孩子们说:“感谢你们陪我走过了我人生最黑暗的三年。祝愿你们的未来都是晴天……”

都说祸不单行,去年她的公公又身患重病,生活几乎不能自理,所以她和爱人带着病儿调到了花园镇,这里人性化的管理和人文化的关怀深深感动了她。特别是学校党组织的领导多次进行贫困党员慰问,更让她感受到了党和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为了不负党恩、不负领导和家长的信任、不耽误班里孩子们的学习,他们早上天不亮就起床带着熟睡的病儿从六安赶到学校,晚上送走所有学生后再带着沉睡的孩子摸黑回家。起早贪黑、披星戴月,她说:“虽然很累,但一边是育人的的使命,一边是家庭的重担,我们拼尽全力,无非就是想要做到‘忠孝两全’。”今年教师节她被评为镇有史以来首位“感动花园教育人物”,颁奖词中有这样几句话:“你没有浮华的外表,也没有动听的言辞,你用单薄的身躯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意外打击。但你始终如一,坚守着教育初心、铸就着育人师魂……”她觉得如此殊荣远胜过那一摞摞荣誉证书。“这既是对我的褒奖,也是对我的鞭策,更是今后激励我坚定前行的精神动力。”

回首过去,她淡然道:“其实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是孩子们清纯的眼眸给了我力量;是领导关切的话语,给了我温暖;是同事们的微笑,给了我鼓励;是家长的信任,给了我信心。是我的脑瘫儿教会了我默默承受,慢慢坚强,尽心工作,时刻感恩;他让我懂得了有一种努力能感天动地,有一种坚持能创造奇迹,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他让我顿悟了健康是幸福的源泉,平等地去爱每一个孩子,倾吾一生,不遗余力,促使他们健康茁壮成长。而我的唯一希望的是能比我儿多活一天,这样我就能多照顾他一天,不给社会、不给国家添负担!”

“此生不悔入师行,来世还做教书匠。”这是张士勤的誓言。

十几年来,生活清贫,她无悔;工作繁重,她无怨;被人误解,不泄气;遇到挫折,不动摇。怀着绿叶丹心,带着脑瘫患儿,守着满园红花,在这庸常的日子里,演绎师者的清、淡、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