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动态>动态详情

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工作的意见

近日,蚌埠市教育局与市残联联合出台《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工作的意见》,从2015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实行对基本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实行“送教上门”服务。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有机会在家上学、获得正式学籍,享受免费义务教育。

《意见》规定送教服务的对象为具有蚌埠市户籍且居住在我市,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但基本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6-15周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包括在康复机构接受康复治疗和在儿童福利机构集中供养的残疾儿童少年。

“送教上门”服务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户、量身定制、免费教育的原则,以上门送教服务为主,以社区教育和远程教育为辅。原则上每周不少于1次,每次2课时,每学年不少于110课时。

《意见》明确“送教上门”服务工作在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残联指导下,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同级残联配合,由有关学校具体组织实施。在市级统筹指导下,县区残联负责调查摸清本地区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底数,将所调查人数登记分类,商同级教育行政部门确定送教上门服务对象。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为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建立学籍,统筹安排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教育资源,指导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工作。特殊教育学校和有关普通学校具体负责服务区域内重度残疾儿童少年的教学工作,制定送教上门实施方案,深入家庭、社区、康复及福利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送教上门服务,并做好送教记录,建立工作档案。

《意见》要求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残联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联动工作机制,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提高送教上门服务质量。各级残联要认真落实省残联有关要求,每年进行一次调查统计,分类做好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实名登记工作。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服务对象的残疾类别,确定承担送教上门服务的特殊教育学校或者普通学校,建立工作评价机制,并对承担送教工作的学校在师资、经费等方面予以支持和保障。承担送教上门服务的学校要根据残疾儿童少年实际,制定教学工作方案,选派责任心强的优秀教师,保证送教上门服务质量。

开展对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是推进我市特殊教育发展、改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对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关心重视和残疾儿童少年家长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