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动态>动态详情

新课程实施工作总结

一、新课程实施的主要工作

1、加强校本师资培训,增强教师整体素质。成立新课程实施领导小组,负责工作的决策、协调、组织、保障和评价工作,教导处负责教师的培训工作,几年来开展了如下培训:

(1)岗前培训:按照“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组织教师参加了多元化、实效性培训。

(2)校本培训:加强新课改思想、理念、方法等培训。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有关新课程资料的学习,以参与式培训为主,提高课改教师的教学实效。

(3)过程性培训:教导处及时了解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研讨、评课、交流等形式,加强对教师的过程性培训。

2、广泛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的改革,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机制。

(1)规定每周一下午为教研活动时间,有计划的开展教研和新课程学习活动,研读《新课标》,研讨教材教法及典型课例教学、专题讲座、课改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的研讨活动。

(2)定期集体备课、互相探讨。由教研组长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同课异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定期总结,反思提高。教师课后写反思笔记、教学随笔、月小结、学期总结,教导处组织教师开展新课程研讨会、教学质量分析会,教学成果展示。(4)领导深入课堂推门听课,及时指导。研究制定新课程实施中的考试评价体系的改革。

3、开展校本教学研究,促进课改实验。

(1)创新教法,将新课程理念不断落实到课堂教学过程中。

(2)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合作学习意识。

(3)充分发挥电教手段的优化功能,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4)注重赏识教育,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

(5)研究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的成长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4、改革考试与评价机制,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我校以《新课程标准》为导向,从实际出发,着眼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本着为学生、为教师、为家长服务的指导思想,放弃校领导对教师、学生的权威性评价,建立了具体开放的评价体系。

(1)教师评价。即自我评价、同事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学校评价。

(2)学生评价。采取学期学生自评、家长评价、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在学生评价中用“好学生是夸出来的”教学理念评价学生。奖励性语言、体态性语言广泛地走进课堂,融入学生心田。

(3)课堂教学评价。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基本功、教学效果、学生作业等六方面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二、实施新课程以来发生的变化

1、教师角色转变。新课程改变了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了教师一味传授的权威地位,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学习同伴。师生间的距离逐步靠近,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正在逐步形成。

2、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面对课改,教师越来越多地自发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逐步形成教学反思的习惯。教师自觉运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既提高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又较好地促进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

3、形成了浓厚的教研氛围。教师以课改为契机,主动充电,阅读理论专著,探讨教学方法。通过集体备课、听评课等多种形式的讨论交流,我们看到的是教师智慧的一次次碰撞,感受到的是同伴的真诚互动,享受到的是成功的喜悦。

4、学生在课改实验中快乐学习。新课程的教学民主了,课堂活跃了,教师尽快地让学生自己活动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自己经历发现、体验、探究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变化。课堂上,教师上的轻松,学生学得快乐。

三、课改工作取得成效

1、课改进入实施阶段以来,各学科开展新课程课堂教学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帮助教师树立了新课程的理念。教师教学角色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课程实验各项措施落到了实处。在新课程实验中,我们建立了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教师的专业成长得到快速提高。

3、初步建立了符合新课改要求的开放式、多元化的考试、评价体系和机制。实验中,我们以《课程标准》为向导,提出了“让教师与学习一起发展,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办学理念,改变了以往以考试来衡量教师与学生的权威性终结评价,着眼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建立了“以人为本”的开放的、多元化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总之,新课程实施任重而道远,今后要进一步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建立一系列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新课程实施的进程。

 

 

 

 

                   周集镇中心学校教务处

                         201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