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

您的位置: 教师研修> 学科研修> 学科融合如何走出“初级阶段”

学科融合如何走出“初级阶段”

来源: 江苏省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陆启威 发表时间:2017-02-07 浏览量:1220

 

时下,学科融合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广泛受到关注。但从认识和实践两方面看,某些学校的学科融合还存在理解的偏颇和操作的失误,影响了教学改革的实际效果。

学科融合实践操作层面的误区

学科融合是多门学科的参与和介入,但不是简单的跨学科教育。学科融合虽然涉及不同学科元素的参与,但却不是几个学科的大杂烩,而是在坚持主导学科个性和特质的前提下,有统整,有主次,有多门学科知识的融入。

首先,学科融合不是简单的点缀,而要切实发挥不同学科资源的效能和作用。比如在科学课上教学“认识地球表面”时,有的老师用古诗词对地貌进行直接描述,诸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些古诗词的应用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情趣的确有很大帮助,但对于研究地貌和了解地球表面的基本情况却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作用。

其次,学科融合不能喧宾夺主,其目的在于增进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比如“折形状”相关的教学内容,出发点是测试不同形状的承重能力。但有些老师却是把主要精力花在了指导学生折各种形状以及如何折出不同形状上来,以表明这节科学课引导学生应用了技术和工程学方面的知识。殊不知,这样的跨学科教学偏离了教学的初衷和主题,失去了应有的教学意义。

学科融合是相关学科知识的自然介入和参与,不应牵强为之。比如教学“力在哪里?”一课,其主旨在于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力的存在,并能够找到力的作用点、大小和方向。但某些教师为了能将工程学和美学方面的知识应用到科学课上,花了很多时间引导学生用一次性水杯或木棒搭建一些非常漂亮的“城墙”和“碉堡”,再让学生以纸球为子弹向这些漂亮的“建筑物”发射,用以比较谁搭建的“建筑物”更为牢固。显然,这些活动与本课主题的“力在哪里”没有任何联系,只是为了刻意体现美学和建筑学的学科融合而有意为之,偏离了教学目标。

学科融合应遵守的内在规定性

学生的学习和认知是一项综合性活动。一项学习和认知活动,需要多门类知识的参与,即使是简单的认知活动,仅仅单靠一门学科的知识也是很难解决的。比如,探究“摩擦力”时,首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诸如用手写字、用筷子夹菜、穿防滑鞋等都要用到摩擦力,这些现象有助于学生了解什么是摩擦力,以及摩擦力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引出这种“摩擦力”概念的前提是学生应有一定的生活“常识”,对于不具备“摩擦力”生活常识的孩子来说,很难弄明白摩擦力的相关问题。接下来,研究“摩擦力大小”问题时,需要反复统计数据,这就用到了数学和统计学知识,对一组组统计出来的数据进行规律性总结时,就需要有较好的语文基础(概括与表达),最后,当研究为什么粗糙的冰面比光滑的玻璃面更滑时,就要用到物理学知识……因此,学习和认知的过程是一个多学科知识积极参与的过程,也是学习者主动调动和发挥综合知识技能的过程,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

学科融合应以有效探究问题为出发点。在教学上,学科融合的目的和价值主要体现在解决问题上,也就是说,学科融合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解决问题。一切学科融合都应为解决问题服务,这是学科融合的根本取向。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老师为了突出和体现自己的学科融合思想,便会多方嫁接其他学科知识,不论有无需要,也不考虑与主体问题的关联性有多大,自以为多多益善,到头来不光无益于问题的解决,更让学生一头雾水,不知所以然。如在教学“沉浮的秘密”时,有的老师引出了阿基米德洗澡时发现浮力的故事(历史)、 “泰坦尼克号”沉船的画面(电影)、游泳时的沉浮现象(物理)、潜水艇的应用(工学),这些都体现了该教师对学科融合教学的努力,遗憾的是,其教学仅仅停留在引导学生感知沉浮现象上,并未引发学生对沉浮秘密的探究。这些沉浮现象的例子只是在外围上打转转,没能进入问题本质的探究。相反,如能以“泰坦尼克号”为导引,在组织学生模拟船的浮沉时转入对船的排水量与船和水的比重的相关研究,便使学科融合有了明确的问题指向。

学科融合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如何矫正

学科融合不是简单地用其他学科知识来点缀一下,更不是多门类学科知识的混搭,而是基于一定教学需要进行的有效链接,具有内在的规定性和要求。

学科融合要围绕一个核心目标展开。每一课的教学,都有明确的目标。教学上的每个环节以及每个知识板块的处理都要指向一定的目标,在目标引领下,相关教学活动才能形成一个清晰的认知路线,所有探究活动都必须沿着这条路线行进。由此可见,学科融合不是诸多学科简单无序或不疼不痒的粘连和介入,而是在目标导向下,加入一些经过筛选的具有价值的内容。高明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会以教学目标为统领,将众多参与进来的学科知识进行有效组织,使这些学科知识形成合力直奔教学目标的达成。如“光”的一课教学,主要目标是了解和认识光的性质。为了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也为了应用不同学科知识深化对光的认识,教学时老师可以以光缆技术的应用说明光的速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可以以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的“小孔成像”来展示光的直线传播(历史),可以以“五彩缤纷”或“五光十色”来描述光的色散现象(语文),可以以“时间最少原理”来解释“光不是沿着最短路径而是沿着费时最少的路径行进”(数学)。这种指向核心目标的学科融合是有效的,也是我们教学的努力方向。

在我看来,学科融合的最佳境界就是模糊学科界限,教师在讲解时似乎只是信手拈来,一切知识都来得悄无声息、不留痕迹,但又恰到好处。作为教师,若要模糊学生的学科界限,平时必需强化自己的学科的训练和积累。不只要涉猎不同门类的学科知识,更要在认知事物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加强学科融合的尝试和探索,自觉地应用不同门类的学科知识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培养学科融合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历史上有很多领域的学者和专家,都在学科融合上做到了自然妥帖、游刃有余。比如:居里夫人授课时,经常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形象地诠释某一科学问题;爱因斯坦在讲到非常深奥的相对论时,总是以音乐的唯美和诗一般的想象进行一番风趣的描述……他们都是当下教师可以学习的榜样。
主办:安徽省教育厅承办: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安徽省电化教育馆技术支持: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版本:V1.1.0

皖公网安备34010402700955号

皖ICP备050040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