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育前沿> 成果展示> 改革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改革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来源: 管理员 发表时间:2015-08-26 浏览量:8707

改革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程环境下初中生学业评价改革实验研究》省级课题结题报告

蚌埠六中  芮立斌

 

国家的发展需要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首选目标,因为从世界发展的趋势看,谁拥有了21世界最先进的教育,谁就拥有了21世纪。美国前总统布尔·克林顿在1997年的一次讲话中明确指出:为了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对美国的挑战,必须要让每一个学生学到在激动人心的21世纪里取胜的东西。所以这次课程改革不同于以往的是,不再把学生看做是装载知识的容器,而是把学生当做国家和人类生活的未来主人。所以这次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删减,而是教学理念的变化、教师角色的变化、学生观的变化、学习方式的变化和教育评价的变化。

我校正是借助课改这一契机,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在实践中实施新的课程标准,申请并被批准立项了省级教育科研课题《新课程环境下初中生学业评价改革实验研究》,于20033月开题。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纲要》还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同时拥有九种智能,只是这九种智能在每个人的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

青少年处在成长期,个性心理品质需要培养,在初中这一个非常敏感的阶段,加大过程性评价,有利于发挥评价的诊断和激励功能,促进学生发挥优势,发展特长,激发学生的成功意识和成就感。纠正成长过程中的偏差,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无疑是非常必要的。我校提出“不仅对学生在校三年负责,更对学生一生发展负责”的办学理念更是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全新的学生观,要对每一位学生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并乐于从多角度来评价和观察接纳学生,积极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

六中平行分班的教学模式也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和对学生的尊重,不放弃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从六中毕业的学生都能收获到成功的喜悦,这是促使我们开展本课题评价的积极动力。

二、开展课题研究的意义

没有一种评价在任何时候适合所有的学生。因此建立多元化富有激励功能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应贯串于整个教育的全过程,这是由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所决定的。

初中阶段,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环节,这一阶段的学生有共性,但个体差异相当明显。这段时间学生的身高、体重明显增加,心脏功能还不完善,第二性征逐渐出现,生理机能出现显著的变化,表现为身体容易疲劳,耐久力差、易兴奋,情绪容易激动,自我控制力较差,意志力较薄弱。因此评价体系的建立就必须考虑到这一特点,增强评价的激励功能,提高评价的密度和效度。

初中学段是学生心理“断乳”期,这一阶段,学生有了强烈的独立自主意识,渴望别人尊重自己,对教师及家长的说教往往很逆反,但在生活、学习及思想上又依赖于父母和老师,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对事物抱有很强的好奇心,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能力不足,经常表现为双重人格,此阶段更需要教师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强化激励性评价,完善诊断性评价。

初中学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转型期,这一阶段,学生感知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有所提高,精确性和理解性有所发展,开始出现逻辑性知觉,抽象思维日益占主导地位,具体的形象思维仍起重要作用,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制性明显发展,容易出现表面性和片面性。自我意识开始指向别人的内心世界和个性品质,能自觉地用比较的方法去评价别人和自己,但境界不高,也不稳定。因此此阶段学科的评价要注意富有内涵且体现时效性。

初中学段随着课程门类增多,周课时增多、每节课时间增多,作业门类及完成的时间多,实验和实践的活动多,教师讲授的偏多,教材的难度增大。升学的压力带来竞争的加剧,学生的意志品质必须接受考验。学生意志品质的不稳定性也需要通过适当的评价加以强化。终结性评价不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优势和劣势,不利于指导学生发挥长处,克服弱点,容易让学生陷入盲目。建立形成性评价体系,关注过程性评价,能及时发现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帮助学生纠正偏差,防止由小问题变成大问题,激发学生发挥优势,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实现个体价值。

三、课题实施过程

随着20032月我们申报的课题立项,大家更能够系统地去思考和实践新的评价手段。课题组成员认真讨论,集思广益,认为对学生评价改革的重点应该是:建立评价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体系;重视采用灵活多样的、具有开放性的质的评价方法;保留传统的考试的同时加强对考试结果的分析、说明和建议,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减轻学生压力。提出了对传统评价指标体系的修改意见,即在评价内容上应体现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在评价标准上应体现在考查共性和一般趋势的基础上关注个性发展,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在评价方法上仍把纸笔考试当作一种重要手段,但不排名、不公布结果,教师给出分析和建议。增加学生成长记录、科普实验报告、特长展示、学科形成性评价记录表、研究性学习报告等;在评价主体上,体现教师、家长、学生和管理者共同参与、并有交互过程的评价模式;在评价重心上,能关注学生各个时期的进步和努力程度,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的促进功能。

由于课题主体是开展学科学习评价,而各个学科情况也有所差异。因此我们提出开展促进学生学科发展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构建个体的发展。评价的基本要求是:实现评价主体互动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并提出评价体系从形成性评价、结合能力测试、教师赠言、学生反思,家长寄语等方面加以落实,实行每月一次的交流与反馈机制。与此同时,为了给各学科评价提供借鉴,总课题组制定了一个学科评价量表,供各学科课题组根据学科特点借鉴使用。

两年多来,总课题组分别召开了四次总课题组会议,各学科分别汇报开展课题评价的进程,遇到的问题及对策,交流各学科评价体会,互相取长补短,从中找到可以借鉴的方法和手段。同时总课题组也及时了解各子课题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的方法。这种会议式的交流也让广大参加课题研究的同志增强了信心,有效发挥了课题研究中的团体合作优势。

最早参加学科评价课题研究的学科有语文、数学、外语、生物、地理、历史等学科,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初步成效的体现,以及八年级及九年级新增设学科的参与,又陆续增加了物理、音乐、体育、化学等学科,在各学科组的精心组织下,学生学业评价的各种量化表分阶段陆续(每学期4次)投入使用。在评价量化表中,学生的互评,能让每位同学了解同伴对自己的评价,从而自觉调整自己的心态,加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教师的评价和激励有利于让同学了解自己一阶段在某些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优势,以促进其扬长避短,家长的评价和反馈也有助于家长和学校形成合作优势,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语文学科学习评价注重从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的提高上做文章,其学科评价表经过几次修订后,重点对朗读、阅读和作文三方面进行评价。此表由学生保存使用,记录学生自己的学习行为表现,其中朗读态度侧重于家长方面的评价,朗读兴趣侧重于个人的评价,朗读习惯侧重于教师的评价。语音、语调、语速、感情、表情等方面侧重于小组评价。阅读评价主要依据学生的预习和每天的课堂发言;作文评价依据班级公共日记和个人日记、单元写作等。这些评价方法和内容不仅把语文教学中规定的常用字识记、语言材料积累、课外阅读、写作练习等基本考核任务分解到日常教学行为中去考察,而且还隐含着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过程的考察,其评价等级完全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过程。语文的发展性评价包括周记录、周反思和学期审核调整的三个环节,前一环节是后一评价的基础,三个环节构成完整而严密的评价系统。经历近三年的实践,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有了显著提升。2005年中考与2004年中考相比,学生语文学习的成绩有大幅提升,学生总平均分跃居全市首位。

生物学科通过设计“生物学生课堂活动自评一览表”并逐步完善,设计了倾听、互动情况、材料收集展示情况、合作探究情况、知识掌握能力提高情况、作业完成提出问题情况等栏目,让学生自评并计算出自评等级。同时还通过生物学总评等级一览表为学生学科学习进行综合评价。其中设置了课堂活动自评等级、档案袋自评等级、期中等级、期末等级及综合评价等级,同时设置了“我的学习愿望”,同学、老师、父母留给自己印象最深的话,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及家长寄语等。这两种评价表的运用,让学生找到了一面镜子,有效促进了学生生物学科的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该评价方案还在全市生物学科教师中进行了专题介绍。人民教育出版社专家两次来我校调研及省教科所专家来校进行新课改调研都对生物等学科开展的学科学习评价的方法及成效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历史学科还根据本学科特点设计了四类表格交替使用,其中有“蚌埠六中历史学科学生学习评价量化表”、“学生历史学习剪报”、“历史学习反馈表”及“历史学习单元小结”等,以促进学生的阶段学习。

物理学科制订了:“物理学科学生自评量化表”、“综合评价量化表”、“单元学习过程学生自我评价表”、“复习过程学生自我评价表”,不同时段采用不同类型的评价表,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各学科教师在评价量化表的设置使用及调整充实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由关注结果转变为关注过程,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探究精神,教师才能在教学中真正去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形成,从而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协调发展。

四、课题实施取得的成效

1、评价方式的转变,促进了教师新的学生观形成,通过评价实验,广大教师能做到从多角度评价学生,通过完成较好的试卷和作业,来考虑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通过学生在家里和学校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方面,来考查学生是否具有创新思维品质;通过观察学生对所接触事物能否做出认真思考并做出合理的判断,来考查学生是否具有严密的推理能力和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观察生活;通过观察学生与同学、老师、家人以及他人的交往,并在交往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考查学生合作交往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事及进行小制作、小发明等活动,来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能否对别人的喜怒哀乐有不同的感觉以及对不同的人的不同的感情是否具有丰富的情感;通过对别人、对人生是否具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来考察学生的价值观。

2、评价实现了教学相长。在不少学科的学习档案袋建设中,学生全程参与,学生学会了反思和判断自己的努力与进步,学会了收集学习档案里所规定的内容,特别是在作品展示和收集过程中,对作品和各种资料的不断提交,使得自已拥有了判断学习质量和进步、努力情况的机会。同时,学生学习档案袋的建立为教师最大程度地提供了有关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信息,帮助了教师检查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生中去,学会了一系列研究方法和手段,自己设计收集数据的工具,能应用理论、结合实际、分析数据、评价结果,激发了教师的创新精神,增强了教师对教学的自我意识,提升了科研能力,促进了教师的自我完善和提高。

3、多元评价,评出了闪光点。传统评价在内容上过分注重学科知识,过分强调学生认知领域中知识掌握的情况,而忽视了其他多重智能的评价。如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我们所采用的多元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体现了“生命全域”的评价内涵。尽量开发学生身上具有的其他潜能,评出了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学生感受到奋斗的动力。从学生对评价态度及认可度来看,绝大部分学生对各学科形成性评价实施的方式持肯定态度,尤其是对那些平时成绩中等或稍差一些的学生,非常满意。有的学生说,现在的评价方式能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更能体现以人为本。

4、评价方式的灵活多样,评出了轻松和乐趣。过去的评价过于注重纸笔测验,不仅给学生、家长、各师造成沉重的精神压力,还使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因考试分数而变得紧张,长期下去,易造成学生惧怕考试,从而丧失学习的信心,不利于学生发展。为了减轻教师,学生及家长的负担,还孩子的一个快乐和谐的学习氛围,不少学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考评,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评。

5、评价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评出了成长的快乐与自豪。不少学科采用的建立学习档案袋的方法,让孩子们体会到了自己收获的喜悦,他们自己整理收集素材,既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老师和家长的指点下明确改进目标和途径,从而形成追求进步的愿望和信心。曾有一名对自己缺乏信心的学生,一开始对学习档案袋不太热心。他说:“我成绩不好,没什么好记录的”,可是经过一段时间他来整理时,却发现他获得的成果也很多,进步也很大,他兴奋了:“原来我也不差,我也有那么多的成果!”

6、评价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评价过程坚持每月一次,有些学科每周一次,尽管也花了很多的操作时间,但这些毫不影响孩子们的学习,这也是对“学习是靠大量时间磨出来的”有力回击,应该说,优异的成绩是靠在有效的时间、积极的态度和执着的精神及高效的付出才能得到的。课改实验年级所取得的成效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2005届的初三毕业生是我校的第三届毕业生。从2002年这届学生进校的摸底和老师的考查中,这届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都不及前两届,但由于这届同学参与了评价实验,各方面取得的成绩,也令我们惊叹。①本届学生在蚌埠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的成绩远远高于前两届进入全市团体前六名。②本届学生在文艺、科普、棋类、演讲及美术(书法、绘画)等各类比赛中获奖人次和奖别均大幅超过往届。③在全国初中各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成绩更是辉煌,语文、数学、化学竞赛成绩比上届有大幅上升,物理竞赛跃居全省之首。④在2005年的中考中,更是成绩卓著,我校学生的总平均成绩遥遥领先,达543分,高出全市平均分一百多分。数学、英语、历史、政治学科的优秀率都超过50%。数学学科满分人数为52人,化学学科满分人数为22人,各学科的平均分均位居全市首位,其中被录取至省理科实验班达15人,录取到各省示范高中的学生占学校应届学生的75%以上,是以往各界所不能比的。实践证明,是课改促进了六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更是六中开展的学业评价的实验实现了六中学生全方位学习能力和素质的提升。

五、评价体系的使用及相关思考

我们各学科建立的评价方案及各类评价量化表及学习档案袋等在不断修正中使用了两年多,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其中有的学科如语文、数学、英语、生物等学科开展实验研究的时间较长,评价方案相对成熟,目前仍在新一届初一年级推广使用,其它学科由于涉及时间短或受人员变化影响,也取得一定成效,也在各年级实施中逐步完善。

注重过程性评价必须有载体,开展学科评价的实验研究及运用研究成果是促进教师深入推进课改,让新课程理念深深植根于头脑的有效举措,学校将坚持不懈地抓下去,我想只要坚持持之以恒,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深化,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毕竟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但我们也清醒的看到,形成性评价也遇到很多的困难和阻力,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生评价”中家长支持度的问题

有些家长们认为“给孩子点压力还是必不可少的”,“考试的存在会给学生努力学习的目标,减轻作业量,减少考试实际是在给学生们放羊”。家长们对于学校取消一切形式的补课,表示出了担忧,并且家长们也采取了诸多“补救措施”,学生从学校的题海中解脱出来以后又落入家长为其准备的题海中,学生从学校的课堂解放出来以后又进入各种类型的家教辅导班中,对新的评价体系中学生课后独立去做的一些探究、实验、搜集整理资料等持不积极的态度。

2、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在某些方面受到老师们的质疑

对很多老师来说,以前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试卷成绩,顶多还有几句简单的评语,改好卷子对于一个学生的评价基本就完成了。新的学生评价量化表即使按月操作一次,工作量也是不轻的,还要经过几个来回,最后还要教师逐个统计分析,教师的工作量无疑加大许多,尤其是非工具学科教师当其所带班级较多时,面临的压力就越大,而现有课时也非常有限,给教师带来较大的工作压力和负担,其中有些学科建立和完善、整理、交流及评价学生学习档案袋,教师们也经常会出现疲于应付的状况,毕竟现在班级班额都不算小,教师的工作负荷太重,有时会影响教师的积极性。

3、新课程环境下的评价注重反馈,重视激励。对评价中发现的问题,更多的是依靠学生自我反思。而这也不可能适合所有学生,教师的指导有时显得尤为重要。有时教师在把握赏识和批评的度时易出偏差,对新的评价体系起负而影响。赏识教育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已是深入人心,它满足了孩子们心灵深处最强烈的要求,即渴望实现自己的价值,渴望自己的价值得到大家的认可。但有的教师为了迎合新课程的赏识教育,或者是怕被扣上体罚、变相体罚的帽子,对于犯错误的学生不敢批评,不会批评,一味迁就,致使学生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自我感觉良好。

4、在评价实施过程中,有学生互评和自评,学生互评原本是因为同学们在一起相处的时间较多,相互了解也深,我们希望得到的信息也较真实和具体。但有些学生在互评过程中带有较强的个人色彩,在评价自己的好友时往往夸大优点,隐去某些缺点,还有的同学因为害怕得罪人而只说优点,不说缺点。所以学生互评结果的分析和处理就必须慎重,不能简单下结论,因此学生互评环节的组织及方法需要进一步研究。

5、关于评价体系中的自评问题。有些同学报喜不报忧,有些同学认为“谦虚是美德”,多提缺点,少提优点,从而给自己较低的评价,所以要提醒教师,谨慎使用自评结果,避免直接与奖惩挂钩,促进学生真实客观去进行自评,并从中不断自省、自我完善。

6、关于家长参与评价问题。不少学科设置了家长评价,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首先是家长的态度问题,由于对社会的宣传还不够,致使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没有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家长在传统的评价观念和孩子升学、就业压力的影响下,难以建立现代的、先进的评价观念。有些家长对教师开展的评价方法积极性不高,有应付现象。个别家长因袒护孩子,担心评价结果影响孩子的利益而违心说假话,造成评价结果欠真实。其次是家长的能力问题。评价是一门技术也是一种能力,有些学科设置需要家长进行的评价活动超出了家长的能力范畴,因此相应的评价内容及方式要做相应调整,因此对家长参与评价必须加大宣传,让家长提高认识,从而增强主动性和自觉性。

7、档案袋评价法中,档案袋内容资料搜集的条理性、可实证性还需要教师进一步指导和核实。如何充分利用学生收集的大量样本,做好学生进步的动态分析,如何有效组织召开学生作品的交流、反思及评价会议,如何对学生学习档案袋进行评分,并纳入到学生发展的学段终结性评价之中还需要教师们认真思考并实践。

结束语:让科学的评价伴随学生一生的发展

我们六中人不仅对学生的在校三年负责,更对学生的一生发展负责。我们为此还有相应的科研课题《蚌埠六中毕业生质量跟踪质量调查》。它提醒我们每一位六中人:我们只是学生的生命长河中的一段,在我们共处的这一段里,我们是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素养的提高;我们更要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也相信我们建立的这套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学业评价指导方案将随着不断的实践而不断完善,相信会对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和学生富有创造性的学习及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业水平产生深刻和积极的影响。

主办:安徽省教育厅承办: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安徽省电化教育馆技术支持: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版本:V1.1.0

皖公网安备34010402700955号

皖ICP备05004075号-1